尧风舜雨一(第2/3页)

城里头有专门的祭坛,外圆内方,直径十多米,周围有墙,中间是大圆土墩,象征着可以通神的天梯。据考证,古代的巫觋们在土墩顶上架柴放火,缭缭青烟直上云天,待会儿巫觋就要顺着这烟的天梯上去找上帝面洽。被杀掉的动物的魂灵也准备好了,整装待发,它们的遗体则装在祭器里,是献给上帝们吃的牺牲(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杀人,一般杀小孩多,小孩比成人经济些,肉嫩上帝也爱吃。仪式结束后与动物们一起埋在旁边的坑里)。

法器是必不可少的,在铜石并用时代人们雕琢出了精美的玉器,玉璧、玉琮、玉钺,都是神职人员的礼器,还有玉制的斧、刀、矛、钺、匕首,是巫觋上路以后防身用的,以及带有神人头像的玉器和陶塑,雕刻手法夸张,生动传神,现在都当做艺术佳作了,当时是神主、上帝的人间形象。

仪式开始,巫觋开始摇铃,旁边的人音乐齐奏,陶埙、骨哨、骨笛、鼓铃、响球纷繁轰鸣,这是在送巫觋上路。巫觋很快达到一种精神极度兴奋仿佛吃了摇头丸而近于迷昏的状况。他们开拔上天,上边的路除了缭烟,还有很多想象中的名山(如昆仑、泰山等等),也可以爬扶桑之类的大树,都能上天。为了表现登天过程并取悦于鬼神,巫觋一边走还一边扭捏跳跃翻腾狂叫,挥动玉石法器,表现出抽羊角疯的症状。巫觋在与神共舞时候为了增加自己的神秘感,往往还佩戴面具,树皮或羊皮的。

现代的东北满族人,有一位叫尼三的女巫,她这样向记者描述升天的经历,每当行经某一个地方遇上阻碍时,她就召唤她的动物助手(都已经杀好了摆在祭坛上了,那些牺牲),借以打破阻碍,抵达彼界。比如她到达红河河岸,向四周看了看,没有渡船甚至没有人影。于是她就只好开始哼叽:

“爱枯里,时枯里,大鹰,

爱枯里,时枯里,在天上旋的,

爱枯里,时枯里,银色鹡鸰

爱枯里,时枯里,在海上转的,

爱枯里,时枯里,恶蛇,

爱枯里,时枯里,沿着涧河走的

爱枯里,时枯里,年轻的神啊

爱枯里,时枯里,我要渡过,

爱枯里,时枯里,这条河。

爱枯里,时枯里,你们把我抬起来,把我渡过去,

爱枯里,时枯里,赶快!显露你们的力量!

爱枯里,时枯里┅┅”

动物牺牲体内的精灵听见她喊名字,就赶紧冒出来了,追赶她的升天路程,追上她以后就帮她忙。她踏上动物精灵们给她弄来的船,像一阵旋风样地渡过了河——这个过程表现在三维空间的现实中,是她把她的小鼓投在地上,然后一脚踏上去,像跳迪斯克那样乱扭乱蹦,显示惊涛骇浪的颠簸。她大呼小叫地过了河,再走几段,遇上好多故事以后,终于到了一个城镇——是她的目的地,神住的地方。可是城门关得紧紧的,尼三女士又念咒了:

“克拉尼,克拉尼,翱翔的大鸟

克拉尼,克拉尼,在东山上搭巢的,

克拉尼,克拉尼,檀香木上的食鱼鸟┅┅”

这些动物精灵们又飞来了,好像云雾一般托起了她,使她升到天界与上帝相会。有些特殊的动物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夔龙啊、夔凤啊、饕餮啊,也可以帮助巫觋通天,使用效果极好,但现实中捕杀不到,于是被刻画在玉器上,以及陶器和后来的青铜礼器上,这些青铜礼器也就具备了通天作用,后来成为国家神器。为了加强沟通,巫觋们还在礼器上草创文字,是鬼神才能看懂的符号。

古代万物有灵,巫觋们除了地拜访最尊贵的上帝,与之联络感情,也要拜访其它万物的神祉(草木山川风雨雷电的神灵),还要拜访本部族祖先们,。有时候神祉和祖先又是一体的,比如祝融就是火神,冯夷就是河神,风伯雨师也是由世间知名人士死掉以后充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