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吞吴四(第2/4页)

次年,越国把上好的粟米,拿鼎蒸了,再晒了,还给吴国,让吴国人当种子用。吴国人把“做过绝育手术的种子”撒播在地里,一颗苗也不长,气得骂娘。吴人是岁大饥。真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啊。吴王不是玩fair play吗,人家可不跟他这么玩。

另外,鉴于勾践是个短性子,对待过去他的事情,不论是别人给他的恩德还是侮辱,撂了爪就忘,翻脸就不认帐,吃饱了就骂厨子,挨了打就忘疼,为了克服这个毛病,让屈辱的历史铭记在心,勾践在众大夫的督促下,有意识地进行了“励志”训练,加强恒心和意志力训练。

他卧薪尝胆,食不加肉,衣不重采,夜里不许睡觉(困了就拿小草扎自己的眼睛),冷了不许生火(拿凉水往脚上泼),冬常抱冰,夏常握火,使劲折磨自己。

文种的九大“损招”中最传为“美谈”的,那就是培养了“西施”这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地下工作者,以献的方式(类似于交公粮),成功地打入了反动派吴王夫差的核心机构。

据说,一千个人心中,对哈姆雷特的形象,有一千个理解,这是审美的主观性不同,

那么,一千个人心中,对西施的形姿,也就有一千种猜度。在我们看来,她和中国其他三大美女比较起来,最大的不同,在于她一直是个少女(而那三位则是已婚的),她的容颜,总是清纯稚气的,不过就是“苎萝山”下,若耶溪畔的一个浣纱女子,尽得山水秀灵之气,独得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八字。

众所周知,西施是在全国选美中被发现的。勾践归国以后,鉴于历次送往吴国的美女效果不佳,于是派出人贩子(相士)巡行各地,决心要寻觅一两个绝色的美女,再通过有计划的训练和包装,以期一鸣惊人,用温柔的绳索,达到绊系吴王并趁机离间吴国君臣的目的。

相士们在浙江诸暨县南的“苎萝山”下终于找到了浣纱美女西施,(这里是有两个姓施的村子,西施的家住西村,所以叫“西施”,这只是一种指代了——她的本名不算好听,叫夷光,爸爸是个樵夫,她主要帮人家浣纱,但是家庭条件差——因为吃的东西不好,心口总发烧,要用手背轻轻压捂着,蹙着眉头,惹人怜爱。

众所周知,东边那个村子也姓施,里边还有一个青蛙,叫东施,她的好美之心很强,经常效颦,用手一捂胸口,眉头一拧,立刻飞沙走石,众人避之惟恐不及。

范蠡得到相士们的报告,立刻跑到若耶溪畔,看见西施和郑旦,果然令人目眩神迷,虽然生在穷乡僻壤,却目如秋水,顾盼生姿,出落得清莲似的惹人怜爱。在楚国见多识广夜生活经验十分丰富的范蠡,不但在楚国从未见过如此艳丽的女子,就算在吴国宫中所看到的莺莺燕燕,也没有一个可以与此妣美。正这时候,西施唱到:

西 施:[西皮慢板]

西施女生长在苎萝村里,难得有开怀事常锁双眉。

只为着守清寒柴门近水,每日里浣纱去又傍清溪。

怕只怕损玉颜青春易去,对清波时照影白整罗衣。

范蠡一听,不自禁想道:“就是说话口音重了点,语气直白了点,如果再加以琢磨,必然成为稀世的珍宝,一定可以赢得吴王夫差的欢心。”

范 蠡:(西皮倒板)

提起当年泪难忍,

待下官与姑娘细说分明。

我越国与吴邦旧有仇恨,为争战失了寨空有我军。

我有心替主爷报仇雪恨,空有这救国志怎奈无人!

范蠡这人不简单,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西施与郑旦,山野弱女子,对国家前途竟是变得如此重要,于是慨然应允,愿意为国家奉献出她们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