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康熙之死与雍正继位(第5/6页)

病中,康熙并不认为自己这次会有生命危险,他跟一般人的想法是一样的,感冒是小病,想当年自己金戈铁马,难道这点感冒还能要了自己的命?

因为康熙的病情加重,便让胤禛代他举行祭天大礼。这些日子胤禛跟他走得特别近,胤禛很重视这次祭天大礼,所以每天都斋戒,对父亲也很关心,一天要去问安几次。每次康熙都说:“朕身体好了点儿。”

也许正因为在康熙最后的日子里,胤禛陪伴在父亲身边,所以外人才怀疑他篡位。从康熙后来交给他一些重大的任务来看,雍正应该不是夺嫡篡位。只不过康熙生前没有立储,临终留下口谕难以服众,尤其是其他的一些阿哥,心里更是不服,所以雍正夺嫡这个流言才流传开来。

十三日凌晨两点,康熙病情突然加重,他感到自己快不行了,立即让人召胤禛进宫。胤禛当时可能在城外办事,其他的阿哥们都到齐了,他还没来。上午九点多胤禛才赶到畅春园,这天康熙召见了胤禛三次,两人肯定是谈了一些话,但历史没有记载,我们也无法知道。

当天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康熙就轰然驾崩,离开了这个他无比眷恋的人间,只可惜他真的无法再活五百年。

我们一定很好奇,胤禛又是怎么样当上皇帝的呢?

有这么一个说法,胤禛在到达畅春园之前,康熙已经召集了众阿哥和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到床前,对他们说:“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这个记载出现在雍正编纂的《大义觉迷录》中,其他的书都是参照雍正的这个版本,由于是自说自话,难免会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但是根据胤禛的记载,他是从隆科多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这就让人迷糊了。因为胤禛来了之后,还跟康熙密谈过很多次,没有理由这么重大的消息是从隆科多口中得知,像这么重大的事情,康熙当然会当面告诉胤禛,开诚布公让大家都知道。

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康熙生前并没有指定任何继承人,但是留下了遗诏,遗诏指定的继承人是胤禛。作为一个垂死的老人,是不希望看到在自己弥留之际儿子们还愤愤不平为皇位吵得死去活来的,那么谁还有心思理会将死的父亲呢?所以,秘密建储制度的真正发明权应该归康熙,雍正只不过是把父亲的产品改进升级了一下。

如果是这样,雍正为什么又要捏造事实说在自己没来之前父亲就当众宣布自己为继承人呢?其实,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表明自己是正统的合法的,没有任何弄虚作假。在雍正期间,质疑他篡位的言论相当多,他编出这段情节也可以理解。

雍正继位后,和大臣们商议康熙的庙号,最后确定为圣祖,圣是表彰康熙的仁德,祖是表彰他的功绩,只有功绩相当大的皇帝才能称祖,连皇太极这么厉害的皇帝都只得了个太宗庙号。当时,雍正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刺破中指,用血写出了“圣祖”二字。

康熙的陵墓又叫景陵,在顺治的孝陵东南约两里的地方。景陵曾两次被盗,一次是军阀孙殿英为了解决军费问题盗取清东陵,景陵是其中之一。第二次是抗日战争刚结束不久,一群土匪把魔爪伸向了清东陵。景陵被盗之后,没有经过清理,导致墓穴内积水,一代明君康熙的尸骨泡在积水中,情何以堪。

康熙之死和雍正继位是清史的一大疑案。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康熙是被雍正毒死的,雍正在给康熙进人参汤的时候,放了毒药,再加上民间传言雍正喜欢跟江湖奇人来往,这个说法似乎很可信。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对此有过记载,并做出了自己的判断:“那天晚上,就皇帝号呼之声不安之状来看,即使没有人下毒,也肯定是突然发生了什么变故。”一些清史学者也提出了雍正继位是宫廷政变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