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西北不安宁(第5/8页)

策妄阿拉布坦死后,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接替。雍正决定一鼓作气解决准噶尔问题,在西藏问题上,雍正习惯将西藏问题和准噶尔问题一起考虑。雍正说:“西藏和准噶尔的事情,跟安南(越南)、俄罗斯等海外国家不一样,其关系到内蒙四十八旗,还有西海蒙古、喀尔喀蒙古人的问题。准噶尔一天不安静,西藏的事情一天就办不好,西藏问题如果没有处理好,蒙古部落肯定心怀二心。这是国家社稷的大问题啊!”

在雍正看来,西藏和准噶尔关系非常密切:准噶尔安稳了,西藏这边也不会生事;准噶尔如果很不平静,那么西藏这边也会有动荡。雍正认为,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喇嘛教,不论准噶尔还是西藏人,都相信喇嘛教,换句话说,达赖是他们的宗教领袖。只有达赖才能控制局面,所以一旦发生混乱,各方势力都争夺达赖。

雍正决心抓住机会,趁着西藏平定、策妄阿拉布坦去世这样的好机会,出兵准噶尔。雍正让岳钟琪做好准备,兵分两路,准备讨伐准噶尔。

准噶尔是一个游牧民族,擅长骑兵,机动性很强,历来讨伐他们就很不容易。首先,清军要想跟他们作战,必须有强大的骑兵。骑兵好找,但如何保障军需是个问题。前线跟内地距离太远,又多是荒漠地带,粮食很容易受到敌人的截击。雍正最开始打算用驮马运输,但成本太大,行动不方便,很容易成为敌人的目标。

岳钟琪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提出车战的办法,具体思想是将运输和作战合为一体,并且通过车体作为掩护。按岳钟琪的说法,战车长五尺,宽两尺,一个人推,四个人保护,大家轮流推。一车五人,五车为一伍,五伍为一乘,四乘为一队,十队为一营。军需放在车上,驻防时,大家以车作营盘,打仗时,两队冲锋陷阵,三队紧跟着,其余五队围绕着营盘环护,堵杀冲入大营的敌军。

雍正接受了这个建议,下令打造战车,并密令各省督抚选出一些士兵,充作运粮兵。

七年二月,准备工作到位后,雍正历数准噶尔首领的罪恶,说新继任的噶尔丹策零毫无悔改的意思,对准噶尔用兵是完成圣祖未竟的事业。雍正照例走走形式,让大家讨论一下该不该用兵,尽管反对意见很多,但只是个过场。

三月,雍正下令两路大军同时出发,讨伐准噶尔,北路由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率领,屯兵阿尔泰山,西路由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率领,双方会师后攻打伊犁。

噶尔丹策零听说岳钟琪率军两万出哈密,派出使者来到岳钟琪的军营,使者告诉岳钟琪,罗卜藏丹津密谋杀害噶尔丹策零,阴谋未遂被抓,噶尔丹策零准备把他献给清朝。噶尔丹策零的意思很明显,希望雍正不要发兵,自己会跟清廷好好合作的。

岳钟琪将这个情报告诉了雍正,并声称自己怀疑噶尔丹策零的诚意。雍正想了想,让两大将军暂停行军,并召他们回京,面授方略。然后,雍正给噶尔丹策零发了一个谕令,让他请求封号,并将他所有的部下都编旗分佐领。

雍正的谕令毫无疑问让噶尔丹策零非常恼火,正好,岳钟琪回京了,噶尔丹策零率军两万袭击了科舍图的清军,来个先下手为强。岳钟琪和傅尔丹回京后,提督纪成斌和副将军巴赛分别暂时代管他们的将军印。科舍图距离纪成斌的大营比较远,纪成斌完全没有料到噶尔丹策零会来这一手,噶尔丹策零乘虚进入科舍图牧场大肆劫掠,总兵樊廷、副将冶大雄率军两万赶来救援,后来,张元佐总兵也赶过来救援。激战了七天七夜,总算夺回了大部分的骆驼和马匹。

雍正嘉奖了樊廷等人,将纪成斌降为副将,并让北路军的副将查弼纳赶过来支援西路军。科舍图的失利应该说是雍正决策的失误,他误信噶尔丹策零之言,将主帅召回,导致军机延误。但雍正却责怪岳钟琪,甚至怀疑他搞鬼。九年二月,岳钟琪奏议军机事宜十六条,雍正却说他的奏折无一可取之处。后来,又派人监视岳钟琪,时常责备岳钟琪,说他带着两万九千人马,一味防守,不知御敌,调度无方。五月,雍正任命石云倬为西路军副将,名义是协助岳钟琪,实际是牵制他。满人查郎阿在岳钟琪出兵的时候,就代理川陕总督,岳钟琪事实上又受到查郎阿的限制。事实上,此时的岳钟琪受到重重的监视,这无疑打击了他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