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针锋相对(第2/4页)

李公公冷声道:“纪大人!皇上面前,不得无礼!”

纪纲一凛,急忙躬身不敢再言语。

杨秋池兀自气呼呼盯着纪纲,好像受到了莫大的委屈。

一时之间,房里安静了下来。

半晌,明成祖才盯着杨秋池道:“杨爱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皇上。”杨秋池听明成祖让自己说话,心中一宽,“微臣奉圣命执掌南镇抚司,纠察锦衣卫法纪是微臣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就算云愣违法杀伤人命,也应当由微臣查处,可纪纲竟然擅自越权抓人,并对云愣施以酷刑。微臣这才依照职权前去北镇抚司要人。”

明成祖微微点头,一脸不悦,转头对纪纲道:“纪爱卿,以后锦衣卫法纪这一块,你就不要插手了,放手让杨爱卿来管。这本就是他南镇抚司的职责嘛。”

明成祖当初让杨秋池执掌南镇抚司,就是考虑对纪纲的制衡,现在纪纲越权行事,如果明成祖不表态制止,也就违背了初衷,达不到制衡的目的。

杨秋池大喜,得意地瞟了一眼纪纲。明成祖这句话等同于打了他纪纲一记耳光,纪纲顿时一张老脸涨得通红,躬身道:“是,微臣知道了……”

二皇子朱高煦道:“父皇,这杨秋池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让他执掌南镇抚司,很是不妥,再说了,这云愣是他的下属,由他审查,难免他会徇私护短啊。”

明成祖摇头道:“这话不对,杨爱卿身为锦衣卫副指挥使,真要说起来,除了纪指挥使,所有的锦衣卫也都是他的手下,如果因为是手下就不能纠察,那你让他查谁去?换成谁当副指挥使执掌南镇抚司,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这不是他的错。”

朱高煦不敢与明成祖顶撞,只能喏喏连声。

明成祖回过头望了朱高煦一眼,又想了想,说道:“高煦,你刚才提到的问题倒是提醒了我,用锦衣卫来监督锦衣卫,的确不太妥当……”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件事以后得想办法解决才行。”

明朝特别注重权力机关之间的监督制衡,明朝的监督体系与历代相比,是最完善的,几乎每一个机关,都有它相应的监督机构,有的重要的机关的监督机构甚至不止一个。比如对六部的监督,既有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使的分区监察,又有六科给事中专门针对六部的对口监察。

而对于锦衣卫,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在最初,明成祖并没有安排独立特别的监察机关,仅仅在锦衣卫内部设立了南镇抚司进行监督,到了排除异己工作基本告一段落的现在,明成祖这才发现,锦衣卫自身对自身的监督,这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历史上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创设了新的特务机关“东厂”,这个机构最初的目的,就是用来作为锦衣卫的监督机构的。只是后来权力被不断超越了,直至凌驾于锦衣卫之上。

明成祖示意让杨秋池接着往下说。

杨秋池道:“微臣到了北镇抚司要人,纪纲肆意刁难,就是不给,微臣正要进宫找皇上解决这件事,这时候云露公主听到消息也来了。”

二皇子朱高煦道:“我皇妹如果没人挑拨,绝对不会带兵来包围北镇抚司的,这个挑拨的人就是你!”

杨秋池躬身道:“王爷这话微臣不服。”

“不服?你不服也不行……!”朱高煦吼道。

明成祖盯了朱高煦一眼,心中有些不悦,这么蛮不讲理的话可不象为人君之人应该说的话。

朱高煦看出了明成祖的不悦,急忙住嘴,心里多少有些后悔。

明成祖对杨秋池道:“杨爱卿,你有何不服?说来听听。”

明成祖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朱高煦,君临天下的君王,要建立威信,暴力打压固然很重要,但必要的时候,也得以理服人,如果让臣子口服心不服,或者一味打压臣子,却也不是一个明君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