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伐明(七)(第2/3页)

将台四周设方色旗二、青色白泽旗二,旗手戎装而立。阶下,绛引幡、戟氂、戈氂、仪鍠各二、阶上立班剑、吾仗、立瓜、卧瓜、仪刀、呈仗、骨朵、斧,各二,其余什么交椅、团扇、伞、痰盂皆铜底帖金,一应仪卫皆由吴遂仲依明律而置。此时那些旗、幡立于将台之下,瓜、剑等护卫阶下,一应用具仪仗紧随张伟登台而上,底下各军并台湾官吏见了,均各自凛然而立,鸦雀之声不闻。

张伟一路行来,见各人看自已的神色已有不同。心中苦笑,心知这些排场物什当真是具有奇效。自已原本就是汉军之首,台湾之主,各人对自已亦是尊畏之极。却偏生见了这些原本以为是无用之物的仪仗之后,却愈加显的敬重畏惧。古人小小七品县官,出巡之时还有导引从人,回避令牌,想来亦是这些东西可鄣显身份,使得民畏。

摇头叹气,知道这些官本位,皇权帝威已然深入民心,你若不跳出来,别人却是决然不会客气。因振做精神,向待立在旁的仪兵令道:“宣陈永华。”

待陈永华依命上来,张伟见他一脸肃然,便也郑重说道:“皇天景命,唯德是辅,先生不以张伟出身草莽泥涂,毅然相助,真乃大丈夫也。”

听得陈永华逊谢几句,左右不过是官样文章,事先早已演练纯熟。此时两人如同做戏一般依样演来,张伟心中颇觉滑稽。只是又知此事断不可免,待他说完,俯身向张伟行礼之后,张伟又命道:“赖先生大材,为我拟就祭天起兵文告,此刻三军汇集,老少贤集,便请先生为我宣读文告,上告苍天,下谕黎首!”

说罢退身一步,让那陈永华上前,手持文告,大声念道:“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乃天降圣人,抚育黎民苍首……今陛下失德,前夷人之做乱,权臣之跋扈,乱民之涂毒;非夷人之强,权臣之术,乱民之过,此盖陛下不能体祖宗之德,故天将弃之!如天弃金、宋、蒙元,诚不可救。且陛下之位乃谋逆夺篡,有德尚不能善治天下,无德则四方乱起,陛下宜伏惟自思,善思已过……今大将军伟自海外而归,乃天降圣人以救中国……今我大将军抚有台湾,兼有吕宋、琼州,雄兵数十万,战舰千艘,应天景命,不日挥师而至,以兹告谕,想宜知之。”

这文告乃陈永华与张伟何斌等人商议了良久,方才做成。一则是指出明朝自神宗以来,皇帝不理政务,以税监内寺祸害地方,不任官以牧万民,乃至政纲败坏,导致东夷渐起;现下崇祯虽是图治,奈何不得其法,结果弄的天下大乱,不但让夷人直攻入畿辅,还有诸多黎民百姓奋而起义,此乃皇帝无德所致。今天降圣人云云,便是说张伟乃当日建文皇帝之后,现下回来归回嫡位大统,正是天厌燕王之后,要把皇位重新交给朱标一系。这檄文原本依着陈永华等人这意,是要写的胼四骊六,三皇五帝乃至圣人之教的说上一通。张伟想着自已伪托建文后人,实质上就是起兵谋反,又何苦拉上古人来为自已张目。因又想起当日朱元璋伐远,亦只是大骂蒙元失德,他才是天降圣人,又安抚百姓,告之诸人旧有的秩序不变,自已手中实力甚强,必然当是取得天下之人。那一番文告颁布之后,当真抵的上十万雄兵,以徐达为大将,常遇春为副将,过准安,入山东,一路上元兵望风而逃,而有战力的地主豪强,则立时归顺新朝。

张伟这一兴兵以讨不义,直斥皇帝无能失德,暗示自已力图恢复天下太平,必当励精图治,又以建文后人身份出现,虽断然不能使人相信,再加上前番的利诱,后面的威逼,当真是做的一篇好文章。历史上农民起义极少成功,便是因农民起义甚少有什么政治理念,自王小波提出均田地之后,历朝的起义者都以分田分为诱,这样固然引得一大批饥民百姓望风景从,却又使得有实力的地方豪强及士人儒生心生反感。是以刘邦之后,只有朱元璋以农民为皇帝,其余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皆以惨败收场。在古代中国,得到农民的支持决计无用,只有在最大程度上拉拢读书人并旧有的统治阶层,乃至地主豪强,方可有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