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合流(第2/3页)

按后世时间,这会已经是半夜……多,现在出发,倒也确实是正好。

有念于此,曹吉祥恼恨被争了首功的心思淡了不少,但还是干巴巴的道:“引领我去见陛下。”

“死太监,果然凭多花样。”张佳木这会庆幸,适才拉上曹钦的决断当真是再英明不过。不然的话,复辟还没成功。曹太监就得先和自己撕破脸争功了。

他急趋上前,在曹吉祥身前躬着身带班,这点小事,曹钦不乐意干,自然得由他来效力了。

没几步远,曹吉祥就到了轿子前面,顾不得地面积雪,扑腾一下,就跪在了轿前。

“奴婢曹吉祥,叩见皇爷!”

曹吉祥用的是宫中旧称,话一出口。双眼已经有泪珠滚落,朱祈镇掀开轿帘,脸上也颇动颜色。

他道:“曹伴伴,好久不见你了。”

“奴婢死罪。”曹吉祥泣声答道:“叫皇爷在南宫里受苦了。”

“这不关你的事。”朱祈镇很冷静的道:“这会不是叙旧的时候,曹伴伴,大事就靠你了。”

“是,请皇爷放心!”

曹吉祥又碰了几下头,这才又昂首起立,环顾四周,也不觉夸了张佳木一句:“张百户,你果然是难得的干才。”

说罢,也不等张佳木回答,昂然转身,向着自己带来的部下喝道:“儿郎们,太上皇在此,当今皇上失德,吾等夺还宫禁,拥戴太上皇复位!”

“万岁!”

万岁之声,再一次响了起来。这一回,却是怎么也没有适才的那种气势了。

曹吉祥带来的人不少,约有四百来人,但全部是马队,而且全部身披重甲,手持强兵,而且,其中不少蒙古鞑官,此辈人只受厮养,沦为豪门奴仆,当初祖先荡平欧亚大陆的武勇犹存,但论起心性,已经是自甘下溅,只要谁给吃的,就能听谁的命令。一旦遇到强敌,就能顷刻间背叛。

明朝任用这些蒙古鞑官,自太祖始,一直到崇祯朝乃止。辽东之战,蒙古鞑官屡降后金。几次三番打开城门投降的,就是这些背信弃义,平时受厮养,遇事则投降的无忠无信无义无勇之辈。

但在当时,这些鞑官因为天生比汉人更精通骑射,所以备受朝野上下的重用,不少达官贵戚家里,就厮养了不少蒙古鞑官。曹吉祥麾下,十有六七都是蒙古鞑官,这会儿身披重甲,持长兵,但论起号令如一,士气如虹,反而是远不如张佳木和他的麾下部属了。

“张百户,我的人护卫上皇,你的人开路。”

曹吉祥宣谕部属之后,却是又把马队调了过来,转而命令张佳木带着人开路。

这般不公,却也无法争执,张佳木深知与人家差的太远,好在今晚功劳争的也够了,除了一个曹吉祥,剩下的人也就是他了。于是欣然答应下来,自己抽刀在前,其余的小旗队官分别带队,数百人整队向前,向着东华门的方向攒步前行。

雪花飘然洒落,落的人满头满脸都是,但所有人都是握刀在手,任冰冷的雪花吹在脸上,脖颈之中,手上,胸前,背后,落的全身都是,却只顾向前,无人去拍打一下。

从南宫到东华门,不远几里远的路程,一路上除了众人走路时的沙沙声响,就连一声咳嗽也听不到,所有人都只顾着静悄悄的向前,心中眼中,也就唯有一座东华门!

只要破了东华门,则大局底定,一切俱在掌握。以现在的人心,守备皇城的上三卫禁军绝不会多事,只会乐见其成。至于皇帝身边,倒是很有一些心腹,但都是些没兵没勇没卵子的死太监,只要太上皇御朝,掌握了舆论人心,控制了兵符,连带着皇城禁军,都会倒向太上皇一边!

到时候,处置当今皇帝,不过也就是一道手诏的事了。

一路上,不知道路过了多少深宅大院,隔着层层叠叠的房舍院墙,张佳木似乎也能感觉到院子里头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