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大义名份(第2/3页)

而且,和皇家关系极近。很多不为人知的差事都经过手,但办过那么多要差,还混的风生水起,没有被灭口不说,职位也是一直水涨船高,没有点心机手腕,成么?

这样的人,眼睛当然毒的很,别看徐有贞现在春风得意的样子,但在老头子眼里,恐怕福祸相依,恐怕倒霉的日子也不远了。

徐有贞只见了一个背影,看着似乎眼熟,但也不知道是谁。宫闱禁地,也不敢瞎打听,老老实实的跪下给朱祁镇行了个礼,拜舞完毕后,朱祁镇对他很客气,向着近侍吩咐着道:“来,给先生端把椅子来。”

明廷规矩,入内阁就是实际的宰相,皇帝尊重些的,称为某先生而不名。算是皇权对相权的一种变相的安抚。

等椅子端过来,徐有贞便赶紧立刻入座。

这也是规矩,皇帝赐座,不准辞,也不准谢恩,椅子端过来了,就要立刻入座。不然的话,就是君前失仪。

大约皇帝也很不耐烦客套,不知道是哪一朝立下的这种规矩,大臣们也是习惯了。

“卿来是谢恩吗?”朱祁镇对着徐有贞就显的更加客气了。

早上已经有朝旨下去,徐有贞以翰林学士入内阁。陈循已经退职,徐有贞已经是事实上的内阁首辅。体例有关,所以皇帝对他比对张佳木还要客气许多。

“是!”徐有贞这下站了起来,皇帝第一次问话,要站立回答,待会儿君臣再对答时,他就不需要再站起来了。

“坐,坐下说。”

“是。”徐有贞依命坐下,笑着道:“臣过来,是把内阁补人的名单拿过来,请陛下过目决断。”

“哦,都是谁啊?”朱祁镇闻言也很是关切,内阁名单,就是实际上的宰相班子,虽然内阁在名义上只是秘书班子,和唐朝的中书省没法比,更不能和宋朝的宰相权威相比,但毕竟是大权在握,内阁人选如何,关系到未来的施政是否从容,威望不够的话,就会很麻烦。

徐有贞这一次很从容的坐在椅子上道:“臣打算推举许彬、薛暄,还有吏部侍郎李贤入内阁。”

“嗯,先生举荐,必是好的,如此,就把人选定下来吧。”现有的文臣之中,徐有贞风头最劲,他举荐的人选,许彬和薛暄这两个是徐有贞的死党,进内阁也就是按徐有贞的吩咐办事。而且,原本也是庸材,当不得什么大用的。

倒是李贤此人,皇帝已经听说了不少次,也召对了几次,很是称旨,算得上是文臣中的后起之秀。皇帝对李贤印象也是极好,所以听到这个名单,立刻就首肯了。

“是!”如此大事,可以一言而决,徐有贞也很兴奋。他想了想,便又以郑重的神色向着皇帝道:“陛下,还有一事,需要早做决断。”

“什么?”

“于谦,王文,萧滋、萧惟贞等人,并中官数人,还有高平,卢忠等,被抓日久,京中浮议很多,臣斗胆进言,还是请陛下早做决断的好。”

“唉,朕亦知浮议甚多,然卿所言于谦亦须大辟,岂又不是招致浮议之根源?”

自从徐有贞自信用以来,这还是头一回被这么训斥。他心里极为吃惊,但脸上却一无表情,只是接口道:“于谦实在罪,臣不知道乞陛下贷其一死者,不知道是何用以,是诚何意?”

这是攻讦张佳木了,徐有贞料定,适才张佳木在此,肯定又替于谦求情。

“唉,再说吧,此事关系重大,朕亦不能轻做决断。”

“陛下!”徐有贞觉得已经抓到了这件事的重心,他用很坚决的语气又接着道:“臣恐不除于谦,夺门之事师出无名,区区于谦一命事小,陛下复位的大事才最为重要!”

此语一出,朱祁镇的态度就大为一变。原本还是淡定从容的样子,这会儿已经是神色紧张,和刚刚的那种安闲自在的样子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