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亲临太原(第2/3页)

这些军官,都是从军多年,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百夫长,可能也是当年随完颜阿骨打起兵时就相随左右,都是女真军人中的中流砥柱,可以说,哪怕普通的军人死伤一千八百人,也比不得这样一个军官被俘或是战死的损失。

而更令金国上下心痛的,则是铁浮图的全军尽没,拐子马也几乎完全丧失干净,再加上诸万户亲卫兵马的损失,金兵在河南中原大地上,几乎完全丧失了野战能力与机动力量。

岳飞在点检完对方损失后,再不犹豫,集结三军残余,休整半天之后,继续穷追猛打,在临颖境内,将刚刚重新集结的几千金兵再次击溃,陈斩数百,俘敌数百,又缴获战马百余匹。此后踏白、游奕诸军,自商州前来汇合,而王贵率领诸部,由归德直薄开封境内,与岳飞遥相呼应。

连番大捷,自然要上奏朝廷中枢,在下一步的军事举措,自然也由枢院紧锣密鼓的调配。岳飞此战,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战果,原本以中枢及赵桓的设想,金兵自然要援救开封,与岳飞主力决战。怎料局势发展演变至此,金兵以精骑突袭,一战损失了绝大半的主力,虽然逃走不少,短期内是绝无可能再战。而宗弼赖以在金国立足的两支精兵,铁浮图与拐子马更是全军覆灭,如此局势,则原本的调配指挥,自然要改弦更张,顺应大局的演变才是。

岳军家主力齐集,汇聚在开封附近,而整个中原大地,除了开封附近几座孤城外,再无女真人的立脚之地。潼关宋军一知道岳飞与金兵决战的同时,已经迅猛发力,打通了两军之间的阻隔,与岳飞所部胜利会师,近二十万大军驻屯中原,岳飞所部相机夺取开封,潼关的宋军则已经开始谋划过河,修筑多道浮桥,预备大军多路过河,与突入到河北做战的太原方向的宋军会合。

与此同时,韩世忠等诸部亦是夺取了山东全境,与金人隔河相望,亦是可以随着战局的发展,而展开下一步的举措。

可以说,整场战役已经在向着整个枢院参议的计划而开展,第一阶段交由岳飞负责的战事,不但顺利完成,还达到了预期之外的效果。剩下的,便是太原方向禁军在河北的战事,是否能收取奇效,彻底打乱敌人,使其首尾不能相承,甚至举国大乱。

因为战事进行的如火如荼,赵桓已经不能在长安安居,南方的政务运作,后勤支应,有李纲这个老臣负责,他可以完全放心,而长安则有赵开等人,也足以信任。自岳飞进入中原,频传捷报之后,赵桓便下令在太原成立行台,将张俊与赵鼎等人,悉数派了过去,等战事焦灼,瞬息数变之时,虽然诸多枢密全在太原,到底是干系太过重大,许多事情只能请示赵桓之后,再来实施,公文往返,虚耗时日,这样一场举国大战,赵桓虽觉不必亲征,却也觉得以当下的通信条件,依赖信鸽或是战马传递信息,不能完全放心,在四月底时,正当岳飞要与宗弼决战之前,他率领整个枢密班底,包括所有的数百名参议军事,再加上三军留驻长安的驻军,以及殿前班的大半侍卫,数万人马簇拥左右,以亲征潼关以策应前方的名义,浩浩荡荡出得长安,到得河中府时,由龙门渡河,入河东境内,则迅速赶路,几天时间,就已经得到太原城内。

太原虽然屡遭兵火,却也是浴火重生。这一年多来,数十万民工百姓奋力抢修,虽然此城不能与当日晋阳全盛时相比,与被毁之前,却也不可同日而语。数十里的城墙沿着渭水环绕修筑,敌楼城碟森然矗立,无数张床弩强弓,冷然对着一望无际的广漠平原,加上森林环列的禁军甲士,这座河东重镇,已经与靖康二年时不可比拟,几万金兵围困破城的惨剧,再也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