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论武(第2/3页)

“他不过是年纪小,不知道宫中风险极大,稍有一字吐露出错,就可能是一场大祸。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哈哈,不过天子和内相都对小五青眼有加,毕竟是件好事。”

“小五的气质模样,还是平时苦练之功,你我二人,对他也是督导有功啊。”

两个中年人很没有节操的哈哈大笑起来,确实,惟功能有这样的际遇,还是这半年多来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名声在外,不然的话,也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只是吹嘘自己督导有功,这实在是太没有脸皮了啊……

……

宫中的消息一时半会却没有过来,这令得翘首以盼的张元功和张元芳都有点失望。

不过一想也是释然,新年正旦,宫里比外廷又忙的多了,这个时候新春刚过,庆贺正旦时皇帝接见勋戚品官,内廷也是川流不息的命妇进出,这几天肯定消停不了,再者说过了新春就是元宵,在大明,对元宵节的重视可比后世要紧的多,是朝廷官府和百姓一年一度唯一一次在一起狂欢的节日!

唐宋之时,皇帝都会登临城楼,在万民的目光之中与民同乐,大明是到不了这样的地步,但在宫中扎灯山,内侍全穿灯景补子,赐大臣灯,金吾不禁,城中各处,到处都是勋戚百官缙绅之家扎成的灯山,百姓都是全家齐出,成群结队的上街看灯,这样的日子,当然比留在家里守岁的年三十更受百姓的喜爱和欢迎了。

这几天,就算是英国公府都是在预备灯山,年年此时,各勋戚府里都是使出全力,自己家的灯山务必要华美之余,更添新意,同时还要打探别家的灯山是什么造型,用什么材质,互相别苗头,争上风,此事年年都是张元德在负责,张元功也懒怠理会,这等锦上添花出风头的事,这个二弟向来是当仁不让,也由得他了。

到了初六这一天,对张惟功来说,却是一个可资纪念的大日子。

清晨时分,吴惟贤单人匹马,前来国公府教授张惟功。

“先来说说看,为什么要习武?”

数九寒天,师徒二人穿的都是十分落利,两人都是穿着短罩甲,没有戴帽,在国公府南侧小院外的一处空地上,吴惟贤劈头便问。

“先强身健体,再保家卫国。”

“屁话,虚话,一听就不是实话。”

惟功挠了挠头……这个师傅,虽然不要师徒名份,但看来不是能随便敷衍的。

吴惟贤虽不是大将,名将,但亦是游击将军,领精锐兵马一千五百余人,常年在边境上与蒙古人交战,这样的人久历世情,想用虚话来哄骗,自然是行不通的。

“报仇雪恨,能快意恩仇。”

“这话他娘的听的象是真的。还有没有?”

“快意恩仇之余,如果能行侠仗义,就更好了。”

“差不离了。”

吴惟贤终是展颜一笑,捋了捋自己下巴上的胡子,点头道:“假话真话,一听就知道。你小子那天在那巷子里就是行侠仗义了吧?”

“吴叔说的是。”

“究竟不算是真的侠义!”

惟功等着夸,吴惟贤却教训道:“为大将者,约束十万虎贲,镇守千里边境,使虏骑不能南犯,保百姓生民平安,这算不算侠义?”

“这个,算……”

“为官员者,一道禁令,城中千万人为之效力,绣衣持斧,斩坊间游手无赖奸徒,这不比你想的侠义痛快?”

“呃……”

“小子你身处这样的地方,为官为将都是很轻松的事,我听说皇上都召见过你了,他娘的老子七岁时还在村子里滚泥巴,你这样的身份却想和人动手打架,真他娘的荒唐啊。”

“吴叔……”张惟功盯着吴惟贤的双眼,一字一顿的道:“一个人想出人头地,首先就是不能轻易改变志愿。吴叔如果是在试小侄,现在已经可以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