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挪用(第2/3页)

“哼,还是训练的不苦。”看到这样的场景,张用诚冷然道:“当初我们被大人训的时候,每天吃饭都能含在嘴里睡着了,这些家伙,大人还是太客气了。”

王国峰等人连连点头,简直是深以为然。

现在在惟功身边已经有三十六人的小组为护卫,分为三班,每班十二人,携带盾牌,长枪,弓箭,短弩等利器,但并不全穿铠甲,只有四人穿甲,其余人穿长随衣服,这样免得被人太过关注,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王国峰是主持其事者,最近,惟功已经对他展开特别的训练,主要的核心内容当然就是保护和刺探收集情报,归纳汇总,分析上报。

这些事情很复杂,惟功自己也不是很内行,只能一边商量一边进行,王国峰苦不堪言。

太仆寺是在皇城之中,朝廷的部门,六部是最有权的,然后就是都察院和翰林院,再下来就是监和寺,太常、光禄、太仆,又是以太仆寺最末等,负责的是马政等事务,衙门小,事务杂,是京师诸衙门中的浊流,和翰詹科道这样的清流没法比,更没有办法和六部相比。

惟功等人赶到之后,出迎的居然是一个太仆少卿,也是四品文官了,这就是很难得的礼遇。

“见过李大人。”

太仆少卿李可求四十左右,大袖飘飘,长须当空,颇有几分儒雅气质,他向惟功拱了拱手,还礼道:“张大人不必多礼,请进吧。”

待宾主在太仆寺的大厅落座,仆役送上茶来,惟功象征性的喝了一口,便是道:“李大人当知下官来意?”

“是的,”李可求沉声道:“想来张大人是为了买马用的五万两银子而来?”

在对面而坐的时候,李可求用好意的眼神打量着惟功……其实在历次逢三六九朝会的时候,或是十五,三十的朔望朝参的日子,又或是正旦冬至等大朝的日子,他肯定也见过惟功,但当时惟功只是在小皇帝身边的一个少年导驾官,在大群的仪卫人员之中并不起眼,就算瞄上两眼也肯定是因为惟功的年纪而不是其它。

但不成想,现在对方也是京营的实职武官,而不是普通的亲从官了,和自己对面而座,侃侃而谈,十来岁的少年,偏生这般老成,李可求以前只是听说进神童或是少年老成,或是会相人的人见到一些名人的少年时,断言其长大必成大器,以前他认为这只是穿凿附会,现在他已经明白过来,张惟功在他面前,他已经可以断言,此子将来的前途,必将不可限量。

“今日却要得罪张大人了。”看了一会儿之后,李可求苦笑着道:“知道小张大人是为了五万两银子而来,但我却不能给付。”

“这是为什么?”

惟功非常平静,他直觉眼前这个中年文官对自己十分友善,并不象是故意刁难自己。

“本官实话实说吧……”李可求道:“顺天巡抚张大人是本官的同年好友,有潞河驿一事,本官不会对小张大人你心存敌意,不给付银子,是因为这一张手诏。”

说着,李可求将自己怀中的一张纸掏出,上头字迹公正,笔迹有力清晰,惟功在前一阵是每天都能看到的笔迹,他一看就知道是真迹,绝不可能是伪造。

而且也不可能有官员敢伪造皇帝的手诏,除非是不想活了。

纸上是白纸黑字的写着:“着太仆寺八月中秋之前交进白银十万两不得有误钦此!”

待惟功看过之后,李可求将手诏收回,小心翼翼的又收好。

现在已经是八月中了,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中秋节在大明已经是很重要的节日,万历皇帝手诏令太仆寺交进银两,看来是在为中秋节的节庆做准备。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惟功苦笑道:“李大人,这是太仆寺这几年第几次交银了?”

“第三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