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温谕(第2/3页)

万历这一次没有犹豫,飞快道:“此事关系到人伦大事,朕现在暂无定见,一切以元辅自己的意思为主张。”

申时行深深看了万历一眼,似乎是想劝谏,却又终是没有出声。

他是二甲进士,翰林,前一阵又由吏部转礼部的侍郎,在京堂大员之中,不论文才还是政务之才,都是顶尖的,这么一道抚慰性质的诏旨,几乎是挥笔之下立刻写就,等万历一住嘴,申时行便已经是将诏旨奉给皇帝看了。

“甚好,甚好。”万历心不在焉的看了两眼,便又接着道:“元辅如果一定要丁忧的话,内阁似乎只有两位大学士在了?”

这么明显的事情,申时行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尴尬的笑笑。

“朕对卿有厚望,卿德、行、智俱佳,朕将以国事托付卿行。”

万历大有深意的说了这么一句,申时行却是躬身道:“臣不敢当,有元辅在,臣不过区区庸才,不敢当皇上如此夸赞。”

“好吧,卿且退下。”

申时行如蒙大赦,立刻就在地上行礼,转身退出时,却又听到万历问惟功道:“这道诏旨,你怎么看?”

“臣以为,皇上抚慰元辅,十分妥当,张先生又是元辅,也是皇上授业之师,无论如何,这样都是该当的。”

“嗯。”万历点一点头,又问:“夺情之事呢?你怎么看?坊间有什么议论?”

“夺情是国事离不开张先生,丁忧是人伦大道,臣还小,尚无定见。”

饶是申时行是少宗伯,儒学正臣,此时也是在嘴角绽出一丝笑容来。这张惟功,说是一个武夫,岂料滑不溜手,简直就是一只泥鳅!

他自己腹诽人家,其实惟功心中又岂不是与他一般的看法?申时行自己,岂不就是一个柔懦滑头,两不得罪的打太极拳的高手?

“朕以为……”

申时行出去后,万历才慢吞吞的道:“吾明年就要亲政了……”

惟功道:“皇上对元辅的能力不信任么?”

万历道:“这倒不是。张先生不论是德还是才,吾都是钦佩的,就是,就是……”

惟功笑道:“就是太饶舌了一些么?”

“是,吾意就是如此。”

惟功心中暗叹,皇帝哪里是嫌张居正饶舌多嘴,其实是嫌张居正多事,好在,从皇帝的话语之中还能听得出来,他对张居正的才能和品德还是信任的,君臣之间的裂痕并不算深,皇帝现在的想法和表现,只是一个处在青春期少年的一种逆反心理下的反弹。

少了张大胡子,想来也轻松愉快很多。

在这种时候,惟功也不便唱反调,他只是委婉劝道:“皇上虽然有此意,然则最好不要先表露出来,且看元辅自己的意思怎么样再说。还有,皇太后那里,皇上最好先去说明清楚,免生误会。”

“嗯。”万历点头道:“还是你说话办事较为妥当,他们只知道顺着吾的意思,全然不多替吾考虑清楚,既然这样,你退出去吧,吾要去慈圣宫。”

“是,这般大事,太后和皇上母子之间商量计较一番,较为妥当。”

惟功叩首退出,身后,却是孙海和客用两个人阴沉之极的眼神,恶狠狠地盯在他的背上。

这两个人,是撺掇皇帝不要夺情的最坚决的两人了……他们是皇帝最亲信的太监,又都年轻,比起冯保张诚等人,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但前提是,皇帝亲政!

两人心意相通,眼神之中,几乎就是同一个意思:张惟功这厮,十分可恶!

……

“皇帝你可要想清楚,你现在才十四多点儿,明年亲政不过十五,诺大一个国家,你撑的起来吗?”

慈圣宫中,偌大的殿内金砖上生了几个火盆,火苗烧的正旺,整个殿里暖的都有些过份了,万历虚胖,额角都显露出汗水来了,但当着母亲的面,他振奋起精神来,陪着笑道:“张先生若是丁忧的话,吕先生当首辅,张四维次辅,这两位是张先生一手带出来的,一直在阁,想来能使国事运转如初,不会因先生不在而失常。再有,儿子打算再补进几个年富力强,不论德行和才干都靠得住的,这样也就差不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