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会盟(第2/3页)

德雷克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倒不是因为自己的情况被掌握,他反正一生就是这么过来,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他生气是感觉自己的母国并不是样样领先,最少在这情报收集方面,眼前这个赛里斯人展现出来的能力,把自己这一方不知道甩了多少条街下去。

当时欧洲人其实也注重情报收集,每个船长和相关人员都有义务了解当地的情形,传教士们更是急先锋,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历史,地理自然环境等等,不过这都是散乱为之,需要时间来积累和发酵,如果没有辽阳镇的出现,其实天下大势仍然是被这群白皮所掌握的,不论是各国的历史还是自然地理,欧洲人有时候比落后国度的人们掌握的还要详细和深入。

“好了,”德雷克打断沈福星的朗诵,面色不愉的道:“贵部已经展现了实力,现在我们敲定合作的细节吧。”

“可以。”沈福星点头道:“英国军舰可到我方掌握的港口停泊,补给,享受高等级优待,同时可以上岸,我方负责安全和后勤补充,另外双方在造船技术上可以共享互补,我方虽然自己造船,但会下大定单给贵国的船厂,另外希望贵方在我方招募贵国水手和造船工人时提供方便,在亚洲范围内,贵我双方成为军事同盟,双方有义务和责任替另一方提供包括共同战斗的任何形式的帮助。”

这个盟约其实是惟功和辽阳高层早就授权下来,几乎每个重要军舰的船长都有权力与英国订约,未来二十年内英国人在亚洲的商船和战舰会增加到每年几百艘,虽远不及荷兰,也将成为亚洲海面的重要力量,相比较日薄西山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辽阳选择的盟友只能是英格兰,其余的欧洲强国,俄国连出海口还没有,瑞典只是陆军强,而且只是强盛一时,法国的海上事业还没有开始,德国更是不知道在哪里,奥匈帝国也根本不是海上强国,想要和巨无霸般的荷兰争雄,除了和英国结盟还能是谁?

而英国也肯定会选择辽阳,大明作为一个整体太大,反应太慢,朝廷还在酣睡和迷梦之中,辽阳却是反应迅捷,海上力量年年增强,除了辽阳之外,其余的亚洲各国要么是未开化的蛮荒小国,要么就是已经沦为殖民地,除了和辽阳合作之外,又能找到谁家?

“对了,本镇对印度没有领土要求,只要求将来开放市场,另外吕宋和马六甲等地,本镇志在必得。”

琼斯道:“贵镇现在连商船不过千余艘船,其中有六成左右是老旧福船,怕是吃不下这么大的地盘吧。”

他去过辽阳,因为军情司知道这英国佬是未来结盟对象,所以并没有刻意限制他的活动,这厮倒也有几分能耐,把辽阳的家底打听的七七八八。

不过他肯定对中左所的炮台和驻防陆军印象十分深刻,否则以辽阳现有的海上实力,倒未必能叫琼斯和德雷克联袂而来。

“本镇前十年是注重陆军的建设,我想你们隐约听说我们和北方的鞑靼人打了一场大仗,我们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对这件事两个英国人也有所耳闻,丰臣秀吉有意于征明,对明国情报还是很重视的,虽然他们的情报来源是从朝鲜那个二道贩子那里获得的,但朝鲜毕竟是大明最信任的属国,其消息渠道很多是来自大明官方,朝鲜的使臣也很注意记述大明的情报,包括重大事件和官员的品性特征,这在当时是小国的自保之道,不过几百年后倒有助于中国人从朝鲜官史和笔记中研习本国历史,也算是一个副产品了。

日本这边有消息,琼斯等人当然也知道,鞑靼人在欧洲也并非无名,奴役俄罗斯百年,蒙古兵锋直抵中欧,打的圣殿骑士团等精锐欧洲骑士惨败,现在还是一个横亘欧亚的超大部落,野蛮归野蛮,在欧洲人心里还是很强悍的,从阿提拉到蒙古人,欧洲数次有被黄种人征服的危机,所以“黄祸”这词就是指的这事,辽阳镇能以一镇之力攻上草原,与蒙古人展开十万人以上的会战并且大获全胜,尽管琼斯等人不大相信会战的人数和规模,不过总体来说辽阳的陆战实力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