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威制回鹘(第10/10页)

到了六月,黠戛斯可汗又派大将军温仵入朝进贡马匹。虽然这次没再提册封之事,但皇帝李瀍明白温仵入朝的用意,在他给黠戛斯可汗的回信中,依然重申了黠戛斯必须尽快出兵扫荡回鹘残部及其所投靠的黑车子部落,朝廷才能考虑遣使册封的问题。在这一次回复的信札中,除了如同以往与黠戛斯攀亲叙旧,对其好言笼络之外,急于黠戛斯出兵进攻回鹘的焦急心态溢于言表。而且为了在黠戛斯曾经被回鹘奴役的旧怨基础上,燃起其对回鹘的更大仇恨,皇帝李瀍使用了离间手段,表示大唐在黠戛斯起兵攻打回鹘时,就已经成为黠戛斯的兄弟盟国。

黠戛斯可汗被皇帝李瀍的一再表示要册封的许诺所吸引,在会昌三年(843年)三月,第二次派遣大将军谛德伊斯难珠等人入朝觐见,并告诉皇帝李瀍黠戛斯部落准备在秋季迁居回鹘牙帐旧址,与朝廷约定发兵日期以及会师地点。

李瀍见黠戛斯终于表示出兵东进与官军协同彻底消灭回鹘,内心欣喜异常,当即赐诏回复黠戛斯可汗,对当年秋季进攻回鹘的军事行动做出部署。可是从后来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李瀍在天德、振武、太原一线部署军队,并不断运输粮草训练士卒,但诏书中与黠戛斯约定好的军事行动并没有真正实施,而史料上也找不到黠戛斯独自进攻回鹘的记录。

会昌五年(845年)四月,李瀍曾经多次许诺过的派遣使臣对黠戛斯可汗行册封之事终于付诸行动。李瀍先是任命了陕虢观察使李拭为册封黠戛斯可汗使,在经过群臣讨论一个月后,册封黠戛斯可汗为宗英雄武诚明可汗,但是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册封使李拭一直没有成行。

会昌六年(846年)二月,李瀍得知乌介可汗带领残部远走金山,他决定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对黠戛斯可汗进行册封。然而不幸的是,就在他刚刚对此事安排完毕,一个月后他便驾崩。当时按照礼制规定,正值国丧期间,不宜派出使者远行,所以朝廷从半路召回了前往黠戛斯完成册封任务的使者,准备在国丧期之后再行册封。

不过后来宣宗李忱即位后,将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昔日主持反击回鹘,联络黠戛斯的两个主要人物一个病逝,一个被贬,而随着新皇帝的即位,朝中官员对册封黠戛斯可汗一事,全都看着新皇帝李忱的脸色行事,不轻易发表意见。

好在皇帝李忱并没有忘记这件事,当时他召集百官针对这件事进行讨论。而大臣们也是意见不同,各抒己见,有的人认为册封黠戛斯是先皇已定下的事情,应该付诸实施;有的人则认为黠戛斯是北狄偏远小国,不足与大唐抗衡,对册封之事可以置之不理;还有的人认为乌介可汗虽然已死,但回鹘残部还没有完全被消灭,目前不应立即册封黠戛斯,以免生出后患。

坦白地讲,大臣们的话都很有道理,最终皇帝李忱经过慎重的考虑,还是以大国应该言而有信为理由,决定对黠戛斯进行册封。

大中元年(847年)六月,皇帝李忱重新任命鸿胪卿李业为册封使。一个月后李业到达黠戛斯,正式册封其可汗为英武诚明可汗,至此承诺许多年的册封黠戛斯一事,终于宣告完成。

反击回鹘之战,是大唐帝国晚期少有的打出声威的一战,虽然其中有回鹘内乱以及黠戛斯部落协助的因素,但这毕竟为逐渐走下坡路的大唐帝国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而李瀍和李德裕也因为运用策略得当,而被后世史家所称道。当然,从李瀍时间并不算长的皇帝生涯来看,他所做的最有影响力的事情并不是这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