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诸葛亮与贾诩(第2/3页)

诸葛亮摇摇扇子笑道:“狡兔有三窟,若刘璟和孙权被曹操所灭,我们便可以趁势取交州为根基,尚有复兴之机。”

“如果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呢?”刘备又急不可耐地问道。

诸葛亮眯眼笑了起来,“那就是我的远策了,如果是那样,我们可以再争荆州,同时攻下巴蜀,皇叔以巴蜀为根基,北取汉中,图谋关中,那时皇叔和曹操的鼎足之势成矣,可争天下。”

诸葛亮的一席话令刘备如梦方醒,以巴蜀为根基,北取汉中!刘备自言自语念了几遍,他的思路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

他立刻在地图上找到了建平郡,这里便是进入巴蜀的三峡要道,这时,诸葛亮微微笑道:“我建议让封公子驻守巫县,囤积粮草,并部署重兵,为将来西进巴蜀打下基础。”

刘备缓缓点头,“诚如君所言!”

武昌,书院附近的小镇越来越热闹了,不断有商家和民居迁来,土地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比最初刚建书院时已涨了三倍。

在小镇最西面,百余名工匠正在修建一座占地约十亩的府宅,在一座正在挖掘的月牙形水池旁,贾诩站在池边反复叮嘱工匠,“小心啊!别弄坏了泉眼。”

这座府邸正是江夏郡特地为贾诩而建,他的家人都已顺利抵达江夏,贾诩家中人口众多,书院内房子已经住不下了,但贾诩又不想搬离书院,郡丞苏飞便在紧靠书院之处给他找了块地,修建一座新宅。

对贾诩而言,他也知道家人都被接来,想再回去已经不可能了,那也只好顺其自然。

再加上贾诩本人也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一大家子人挤在一座小院里,他也看着难受,便不再拒绝江夏官府的好意,开始关心他的新宅了。

也是巧,在清除淤泥时,无意中发现西北角有一处泉眼,泉水清冽,是煎茶的上好之水,给了贾诩一个大大的惊喜,他几乎每天都要跑来,关心他的泉眼,关照工匠别把泉眼弄坏了。

“老爷子放心吧!”

一名年轻的工匠笑道:“这种泉眼我们干得多了,保证处理好,到时我们安一个石雕龙头,做一个青龙吐水。”

贾诩吓了一跳,连忙摆手喊道:“千万不要装龙头,装一个牛头便可以了。”

这时,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以贾公的身份装牛头有点寒碜了,我看至少应该装虎头或者麒麟头。”

贾诩一回头,只见刘璟带着几名士兵站在自己身后,笑眯眯地望着自己,却不知他几时到来?

贾诩连忙上前行礼,“公子是几时回来?”

“刚刚到,在夏口下船,然后骑马转道过来探望先生。”

刘璟望着泉眼笑道:“在新宅中发现泉眼,这在我家乡是财源茂盛之意,贾先生以后要发财了。”

贾诩笑了笑,“这眼泉水不错,煎茶有一股特殊的清香之气,我很喜欢,无意中发现,也是上天给我恩赐!”

刘璟找贾诩当然不是为了闲聊一眼泉水,他微微笑道:“我有一个惊喜要给先生,请先生随我来。”

他转身向小镇北面走去,贾诩这才注意到,小镇北面旷野里竟然扎了十几顶帐篷,他心中疑惑,不知刘璟说的惊喜是什么?他跟着刘璟向大帐走去。

十几顶帐篷都是临时搭建,有千余名士兵把守,其中一顶大帐前站满了士兵,戒备森严。

刘璟拉开帐帘笑道:“先生请吧!”

贾诩走进了大帐,却一下愣住了,只见大帐里空空荡荡,只放着一只木笼子,高和宽各一丈,栅栏足有手臂粗,在木笼坐着一人头发散乱地披在肩上,目光冷酷得像冰,死死地盯着贾诩。

“是你!”贾诩一下子愣住了,木笼中人竟然是曹洪。

刘璟从身后走了进来,淡淡道:“此人差点害死先生,我把你交给先生,任凭你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