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令人意外的江东使者(第2/3页)

这倒不是孙权忽视自己,而是陆绩的任务是去江陵,应该是另有人去武昌给自己送信。

刘璟淡淡一笑,“刘皇叔就在我这里,如果公纪兄要见他,我可以把他请来!”

他立刻吩咐帐门口亲兵,“去把刘皇叔请来!”

陆绩吓了一跳,原来刘备就在这里,他心中暗暗后悔,他身上有孙权给刘备的亲笔信,这让他怎么交给刘备?陆绩一时无计可施。

片刻,刘备被请进了大帐,他情绪十分低落,他刚刚得到逃亡士兵带来的消息,庞季和王桀已经献城投降了曹军,他的妻儿都落入曹军之手。

这让刘备遭遇沉重打击,他年过半百才得一子,现在儿子落入曹军之手,竟让他有一种万念皆灰的感觉。

刘备进帐,陆绩连忙起身见礼,刘璟给他介绍道:“这位是吴侯派来的使者,从柴桑过来,准备去江陵拜访皇叔,不料发生了变故,便暂停竟陵县。”

刘璟没有为难陆绩,坦率地告诉刘备,孙权使者是来找他,而非是找自己。

陆绩顿时松了口气,不由暗暗感激刘璟,也一阵脸红,原来刘璟已经看透了他,他只好装傻,连忙上前施礼,“在下吴郡陆公纪,参见皇叔!”

刘备勉强打起精神笑道:“我曾见过令尊,令尊人品文采皆令人敬重,贤侄一表人才,颇有令尊神采。”

陆绩父亲陆康,原是庐江太守,人脉颇广,和刘备有过交往,陆绩谦虚道:“皇叔过誉了,小侄相差父亲甚远,有自知之明。”

两人寒暄几句,便坐了下来,刘备先问刘璟道:“不知州牧可有云长的消息?”

刘璟摇摇头,“暂时不知,我已派斥候去打探消息了,若有消息,我会立刻告诉皇叔。”

“多谢贤侄。”

刘备想到因为自己的一时糊涂,轻信了庞季和王桀之言,他心中忍不住一阵懊恼,庞季和王桀不过是支持刘琦,而并非他刘备,自己却把他们视为心腹,实属不智。

刘备心中叹口气,又问陆绩道:“贤侄从东而来,可遇到我家军师?”

陆绩又偷偷看了一眼刘璟,见他在一旁喝茶,神色淡然,仿佛自己之事和他无关,虽然很难开口,但有些话他又不得不说。

他取出孙权的信呈给刘备,又道:“诸葛先生现在就在吴侯船上,吴侯命我来见皇叔,希望皇叔能去蕲春县会晤,共商抗曹大计。”

刘备看了一遍信,孙权在信中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要成为三家抗曹联盟的首领,所以才邀请刘备去蕲春县。

刘备深谙人情世故,怎么会不明白孙权的意思,他当然也支持孙权为首领,只是他现在在刘璟的地盘里,他得给刘璟这个面子。

刘备叹息一声,“感谢吴侯盛情邀请,只是江陵大变,备之手下四分五裂,当务之急,我要整合队伍,蕲春那边就暂时由孔明先生全权代表。”

刘备说的是实话,关羽下落不明,江陵已经渡了一万五千军队过江,由孙乾和糜芳率领,他很担心这两人控制不住军队,所以他现在急于过江,那是他最后的资本。

陆绩明白刘备难处,江陵大变,他也急于回去向主公禀报,又说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刘璟和刘备把陆绩送出军营,刘璟又命人安排一艘船,直接从汉水送陆绩返回蕲春县。

但就在陆绩刚走,关羽的消息终于传来。

关羽救援江陵失败,率军撤到宜都郡,和简雍汇合,这个消息令刘备喜出望外,他不再耽误,立刻带着张飞和关平连夜出发,赶去宜都郡和关羽汇合,他们可以从宜都渡江,转道前往武陵郡。

夜幕中,刘璟来到了赵云的大帐,赵云已经醒来,独自一人坐在大帐前的一块石头上,呆呆地望着北方的天空。

刘璟不敢打扰他,站在他身后不远处,静静地望着赵云孤独的背影,赵云已经三十八岁,依然无妻无子,孤身一人,想想也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