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漫天外云卷云舒 第三十二章 启民提议(第2/3页)

本来杨元庆准备从旁边小门溜走,但尉迟的意外出现,使他打消了离开的念头,他想找个机会当面问问尉迟。

但今天的贵宾并不仅仅是突厥可汗,还有高句丽国王的特使大对卢(相当于宰相)渊太祚,这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材很高,面容削瘦,显得精干而有力,在他旁边跟着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长得酷似渊太祚,瘦长的面孔,阴鹜的眼睛,应该是渊太祚的儿子。

他手中拿着一支玉如意,但他依然像拿刀一样握在手中,杨元庆锐利的目光注意到了他的手指,手指修长而有力,仿佛蕴藏着一种极富技巧的力量,仅仅从他握玉如意的姿势,便可看出这是一名刀术高手,只是高句丽居然出现这种使刀高手,令杨元庆感到有点惊讶。

在渊太祚旁边的官员,正是杨元庆的父亲,鸿胪寺卿杨玄感,因为渊太祚并不是高句丽国王,所以陪同档次稍低,本来这几天进京的还有新罗王子,但因为新罗和高句丽势不两立,高句丽参加寿宴,新罗王子便借口身体不好,而没有出席。

大殿正面的主位依然空着,今天的寿宴主人乐平公主杨丽华刚刚出来,已经在等候了,她又换了一件红色的绸缎锦裙,脸上也抹了一层薄薄的脂粉,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容光焕发。

启民可汗认识乐平公主,他连忙向她深深施礼,表示寿辰祝贺,杨丽华笑着还礼,她又亲热地拉过义成公主,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义成公主准确说是杨丽华的族侄女,是宗室之女,但在未出嫁之前她就和杨丽华的关系极好。

她们都是比较亲近自然,彼此有共同的语言,今天是义成公主出嫁几年来第一次返回故乡,她心情格外激动,满心的话要诉说。

杨丽华问了一点草原的情况,这时她注意到了站在不远的尉迟,见她英姿飒爽,颇有巾帼英雄的气概,便笑问:“这个女护卫是你在草原找的吗?”

义成公主看一眼尉迟绾,笑了笑道:“她其实是大利城的隋军,一直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很需要一个这样的贴身护卫,她也愿意,正好这次南下在路上遇到她,她便随我同来了。”

“大利城?”

杨丽华眉头一皱问道:“那她不就是杨元庆的手下么?”

“阿姑也知道杨元庆?”

“我和他很熟,小伙子很不错,重情重义,我很喜欢他,可惜娥英早嫁,又大他几岁,否则我非召他为婿不可。”

杨丽华毫不掩饰她对杨元庆的喜欢,其实她也说给另一边的萧后听,萧后看似在细细品尝蒲桃,其实杨丽华知道,她说的每一个字,萧后都会听入耳中。

娥英是杨丽华独女宇文娥英,早嫁给了八柱国李弼之后,上柱国李崇之子,经城县公李敏,还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李静训,今年已满五岁。

杨丽华只是这样说说,但就是这样说一说,也使义成公主很惊讶,本来义成公主这次回京,也是想向皇兄杨广说一说哈利湖之战中杨元庆的功绩,她听说杨元庆并没有因为哈利湖之战得赏,令她心中极为不满,别人不知道哈利湖之战的重大意义,她却很清楚。

不过杨元庆居然得乐平公主的青睐,这让义成公主颇感欢喜,至少杨元庆也有一个后台了。

义成公主也笑道:“他确实很不错,在哈利湖,他还救了我一命,这次进京,我也想亲自向他道谢,他在吗?”

义成公主四处张望,寻找杨元庆的踪影。

“他在,在靠大门的位子,你这里看不到。”萧后在一旁淡淡地接口道。

义成公主一怔,她正要开口问萧后,这时传来‘当!’一声钟响,寿宴司仪封德彝高声道:“请陛下致辞!”

大殿里顿时又安静下来,隋帝杨广端起酒杯,高声笑道:“值此良宵,朕首先向乐平公主表达最诚挚的敬意,祝公主芳华永驻,我们先敬公主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