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血与沙(第2/17页)

这张脸,我一定在哪里见过!邓展在心中呐喊,那一场雪夜的记忆慢慢苏生。

邓展是震惊,刘平却已僵在了原地,手脚发凉如坠冰窟。他对这张脸不太熟悉,但对这名字却印象深刻。正是这个叫邓展的赶去温县为杨平画像,引发了一连串危机,幸亏有了司马懿以及一点好运气,才算安然度过。他们一直以为邓展已死,想不到他居然出现在袁绍营中,而且归顺了曹丕。

邓展在和梁籍田见过天子本人,在温县又见过“杨平”的画像,只要稍微一联想,就会无限接近真相,也许已经知悉了真相……刘平实在不敢再往下联想。

公则和淳于琼又寒暄了几句,各自回帐歇息去了。刘平呆呆地站在原地,脑子里混乱不堪。他毕竟不是那种一步三计的策士,一遇到这种预想外的事件,一下就懵了。曹丕喊了他几声,他才回过神来。曹丕挺纳闷,问他怎么了,刘平赶紧把眼神转开,讪讪答说忽然想到件事情,一时失神。

曹丕盯着刘平,天子可很少有这种狼狈的时候。他回头对史阿道:“从今天起,邓展跟你们一起行动,你带他去宿营的帐篷吧。”史阿说了一声是,叫上徐他与邓展离开了。邓展本想多看一眼刘平,但他想了想,终于忍住了,沉默着转身离去。

他们走远以后,曹丕这才问道:“你到底去哪里了?”

邓展离开以后,刘平的精神压力没那么大,举止也自然起来。他也不隐瞒,告诉曹丕说我去见了东山的蜚先生。曹丕冷着脸说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刘平解释说事起仓促,根本来不及通知。曹丕暂时接受了这个解释,又问他跟蜚先生谈了什么。

刘平环顾四周,确认所有人都站开了,这才悄声道:“自然是东山与汉室合作的事。”曹丕敏锐地注意到,是“东山与汉室”,而不是“袁氏与汉室”,这说明他们达成的协议,某个小集团的利益,将在袁绍之上。他现在已经能从一些细微之处,去揣测隐藏其后的真实意图,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学习的速度总会非常地快。

“看来咱们在他们心目中的价码又提高了,以后在袁营的日子,会稍微好过一点了。”

曹丕感慨了一句,原本一脸的恼怒总算略有改观。他的这句话,让刘平猛然想到,他们如今是身在袁营,邓展为了曹丕的安全,必然投鼠忌器,就算觉察真相,也一定不敢大声宣扬。整个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刘平其实还有个极端的解决办法,就是亮出自己的天子身份,借袁绍之手把曹丕和邓展都杀死。如果是真正的刘协,一定会这么做吧?刘平心中苦笑,意识到“仁道”坚持起来,有多么艰难。他暗暗期望不要让事情演变到那一步,收起这些纷乱的思绪,对曹丕说:

“我还有两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嗯?”曹丕眼睛一亮。

“第一,关于樊於期的人选,已经有了着落;第二,王越的动向,东山也已经掌握。”

一听到这名字,曹丕的脸色又变得异常精彩,甚至忘了去责难刘平。

夜幕降临之后,白马城却是灯火通明,二十余只军用松油灯笼悬吊在城门口,把四周照得犹如白昼。东郡太守刘延和一个年轻人在门口迎候,他们身后的城门大开,一辆辆牛车正紧张而有序地鱼贯而出,车上放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甚至不及绑缚。

很快一支部队从远处的黑暗中走了出来。他们保持着严格的方阵,甲胄质地精良,走近城池时会反射火光,看上去像是一座闪耀着磷火与腐萤的移动墓地。刘延看到他们,微微松了一口气,把身体拱得更弯。他身旁的年轻人抛着骰子,若有所思。

队伍走到城门口就停住了,随着数名军官的呼号,他们迅速分成数支分队,各自开去一个方向,很快以城门为圆心,展开成一个半包围的保护圈,甚至还体贴地给城内的运输队留了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