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师道(第2/3页)

童贯也不是第一次开这样的军事会议,自然也知道战事无常,集思广益才是重点,就如西北之时,与几位老将军商讨战事,也是这般你一言无一语来完善计划的。

田岩自然就是东京殿前司下面的指挥使,官职倒是不低,厢指挥使的官职,比地方州府兵马都总管还要大上半级。

“太尉,郑相公所言,皆是快马奔袭,势如破竹,此计划才能顺利。但是郑相公麾下,不过三千人马,末将听说这反贼方腊麾下,从者百万。百万之众哪里容得郑相公三千人马如此攻城拔寨。若是万一郑相公败了,或者陷入僵持局面。宣州贼兵必然从容过境江宁,我等后路都被截断了,该当如何?”田岩所说,自然也是极为有道理的。

只是田岩不知,郑智的计划,都是建立在对敌人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更是建立在对自己麾下军将极为自信的基础上的。这两者才是郑智计划的基石。

童贯听言,摇头笑道:“不需担心,郑相公不比旁人,此计划既然成型,自然有十足把握,你便在苏州配合好杨可世就是,一切听从杨可世的军令行事。”

童贯对于郑智,对于西军,包括杨可世。也是极为有信心,更是相当信任。西军如何战力,童贯更是亲眼目睹,亲身体会的。

田岩听言,似乎觉得这童太尉实在太过马虎,如此军机大事,竟然三言两语便决定了,忙上前又道:“太尉,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不可轻敌冒进,唯有再从邻近道路州府多多调兵遣将,集合大军而战方才是稳妥。”

童贯本以为田岩当真有什么高见,刚才解释一句,此时听这田岩不依不饶,笑意一止,摆摆手道:“调兵遣将?等邻近州府这个出一千,那个出八百,集结到何时才算稳妥?集结几个月才能有你想要的大军。等到大军集结,贼人只怕更加势大,此时不趁那方腊手忙脚乱之时致命一击,更待何时?”

童贯心中还有一句话未说出来,那便是时间不等人,郑智的时间更是急迫,战事容不得这般拖延。

田岩看得童贯面色一变,也不得多言,只得悻悻回到座位,却是一脸担忧。

倒是王汉之听得一头雾水,但是心中对童贯与郑智有十足的信任,郑智一来江宁,入江宁的贼人立马尸横遍野,如此事实摆在面漆那,不由得王汉之不信任。

军事会议也就开到这里。众人自然又要入席吃喝。

吴用听了郑智几句吩咐之后,又连忙入城去寻邓先,寻邓先只有一事,便是要船,大船小船舢板,只要能找到了,全部都要。

五千人马沿江下苏州,这江宁府,便是能漂在水上的一片木板都要被翻出来,也能绑在船后放上几捆羽箭。

大江对岸,和州(马鞍山西)、真州(六合),扬州皆有公文,全力备船。官商民,全部动员起来,便是要一次性把五千人马载到苏州登陆。

北方种师道,带着千余亲兵老卒过得大名府,刚到河间府之地。也是奉枢密院之命,先行入河北备战。

备战之策,不过就是督促各地州府兵马集结。此番集结,也就是为攻辽之事做准备,大小州府之兵皆有定额,大的州府最要出四千人马,小的州府也要出兵两千。

十万大军之数,便是要这般去凑齐。人马集结之后,自然还要操练点校一番。

整个河朔山西,已然炸了锅一般,如沧州这般大州,若是没有郑智,也不过能凑个两千多老弱病残,沧州之地,还是有许多罪犯刺配为军的,也不过能集结这点人马。何况其他地方。

各地皆是焦头烂额,但是也有人接命令之后,点校人马便开拔了。如呼延灼,手下军将颇为严整,人数也够,自然也就不显为难。

东平府中,双枪将董平皱着眉头,心神不能,手中文书刚刚送到,严命董平于麾下禁厢之中点校三千精兵往河间府集结,董平可非寻常,隐隐能胜徐宁半筹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