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扩张(第4/4页)

……

“给展铭留一只鸡。”欧阳道:“惠兰别担心,这烧烤火气是大,但是孕妇还就真不怕火气大的。还有让展铭陪你多走动,没事就和宝宝说说话。”

梁红玉笑道:“难道宝宝还听得见?”

“有一定可能哦!”欧阳招呼:“欧平,磨蹭什么呢,过来。”

“来了来了。”

惠兰笑道:“妹妹,改天你得让大人给你露一手,大人厨艺可不差。”

梁红玉苦笑:“我什么都差。”

惠兰知道梁红玉所想转移话题:“大人,今天不会只是请我吃烧烤这么简单吧?”

“还真有点公事。”欧阳道:“从下一期开始,推出一个新栏目。大宋地理介绍。先从我们有派驻的记者站的开始,各地的风土人情,依山或者靠水,有没自然灾害等等。最好有当地官员的采访,放那么一两句话。”

惠兰问:“大人且说个目的,我好审稿。”

“煽动民族情绪,到时候笔锋一转,写到了灵州和永乐这两处被西夏占领的地方。估计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出现。”

惠兰点头:“明白!是加印还是剔除另外内容。”

“加印但不提价钱。”欧阳道:“第一批记者出去了,第二批也要抓紧培训,这批人中部分将来要派到宋西夏、宋辽、辽金边境去。另外大宋邮快人还是太少,让展铭从厢军抽三百人出来。分成小队派驻有记者站的地方,由社长统一管理。”

“恩!”扩张计划已经实行了第一步,在周围四州建立了印刷站。如唐州在收到阳平快递报纸后,必须第二天复印出来,要求三天之内供应到唐州县一级。唐州在寿州的西面,必须三天之内投递到西面的第一个州均州,而内容则增加唐州部分。暂时就只能投递如此,等记者培训出来将在均州开设记者站和印刷厂,而后四路齐飞,将大宋所有疆土全部覆盖。虽然开销增加,但是报纸的销量也增加。如唐州扩张,欧阳只要付出一个印刷厂和记者站的开销就能吃掉唐州的需求。而看原来,阳平总站负责着周边派驻记者、投递、印刷的所有花消。无形之中,将采访记者的付出分担到了其他地方,相当于成本减低,而销售量增加。宋有五千万人,却只有一家报社,如果识字率达到三成,欧阳就赚死了。

扩张还有一好处,如媒体一说的是品牌,二是人力资源。一旦全国形成网络,那时候皇帝即使想收回皇家报,恐怕也要掂量掂量影响。毕竟封建主们不可能为记者这样当皇差无品人开出高报酬。另外一点,这是一种自我的价值,李逸风为什么那么拼命?钱的原因只是一部分,记者们的社会认同感的荣誉是欧阳培训的,欧阳也让他们知道他们和老百姓、官员们有什么区别。记者的道德高低直接影响到舆论可信程度和报纸销售量的。

虽然有不少好稿,但欧阳都暂且扣下。目前报纸还在萌芽阶段,不能过于敏感,如同早期的央视焦点访谈让几乎所有当官都恐惧而被封杀一样,在封建社会被封杀更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在中国,说良心话的人有,但一般都是在最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