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第2/9页)

一夜东风,吹散柳梢残雪,御楼烟暖,正鳌山对结。箫鼓向晚,凤辇初归宫阙。千门灯火,九街风月。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笑匀妆面,把朱帘半揭,娇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说。相逢常是,上元时节。

诸如此类诗词当时甚多,比如:“宣德楼前雪未融,贺正人见彩山红。九衢照影纷纷月,万井吹香细细风。”“忆得当年全盛时,人情物态自熙熙。家家帘幕人归晚,处处楼台月上迟。”皆为记叙北宋上元盛况之作。本书难以尽述,窥其一斑可也。

且说燕青离了泰和旅店,无意观赏这良辰美景,一心只系在如何完成那桩重要而尴尬的使命上。他避开熙熙攘攘的大道,只拣着偏僻便捷的小巷行走,仗着路途熟悉,很快便来到了镇安坊附近。

正门是进不得的。由正门进去,必会被李姥姥阻住,容不得他去见李师师。燕青便转到了坊院的那扇后门处。

上一次燕青跟随蕙儿从这里出入过,情况已经熟悉。燕青推了推那扇小门,门在里面插着。燕青不耐烦去拨弄那门闩,看看两旁无有人踪,便纵身上墙翻进了院子。

镇安坊里面此刻比较清静,市民们大都观灯去了,到这里来的客人不多。坊里的护院杂役丫鬟,亦有不少乘机告假玩耍去了。所以燕青潜入院子里后,一个人影也没碰上。

后院的路径燕青亦比较熟悉,他顺着花荫幽径行到师师房前,正要由窗棂处窥视里面的状况,却听得门帘响动,走出一个人来。

燕青看那身形,辨出是蕙儿,便悄悄地跟过去,轻唤了她一声。

蕙儿忽听有人在暗里叫她,吓了一跳,手上端着的那只煲汤的瓦罐差点掉在地下。燕青忙道,蕙儿姑娘别怕,我是燕青燕小乙。蕙儿定睛一看,惊喜地道,哎哟,可吓死我了,你是打哪里冒出来的?

燕青道,从后墙进来的,特来拜访师师姐姐,怕被那李姥姥挡了,只好出此下策。蕙儿道,真是难为你这一片苦心。但让李姥姥知道了,却有说不尽的麻烦。燕青道,我知道。我只小坐片刻,与师师姐姐说点事情便走。蕙儿叹道,燕公子,你与我师师姐,根本是有缘无分的,还有什么话好说。燕青道,此话休提,我此番不是为个人的事情而来,实是另有要事,要与师师姐姐商量。

蕙儿见他一脸郑重,料其乃无事不登三宝殿,遂对燕青道,恰好师师姐正独自在房里,你随我来吧。

本来这几日师师也想出去观灯游玩,却闻张迪遣人传话,说皇上可能随时要来,让师师在坊里候着,师师便未敢擅自外出。等了两夜,赵佶没来,师师颇觉乏闷。这时她正在研究一款棋谱打发时光,听见蕙儿在房外似与人细语了几句又折回来了,就漫不经心地问道,蕙儿,你在同谁说话呢?

蕙儿进了房间,诡谲地对师师一挤眼睛道,是一位不速之客。

说话间,燕青已随之挑帘而入,向着师师揖道,燕小乙不约而至,冒昧打扰,望请师师姐姐鉴谅。

李师师万没想到是燕青猝然出现在面前,惊讶地半张着嘴巴,一时说不出话来。蕙儿机灵地说,你们说你们的话,我在外面望着。就将瓦罐放在一旁,退了出去。

李师师缓缓站起身来,低问道,李姥姥怎么会让你过来的?燕青道,我是从后墙偷偷翻进来的。正道走不通,只好走邪道,没有办法。

师师淡淡地苦笑一下,端详着燕青道,又是半年多没见面了吧,你比上次来时瘦了。燕青道,姐姐也是瘦了些。师师道,这么长时间没有音信,我以为你不会再来看我了。燕青道,姐姐说哪里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只许姐姐忘了小乙,小乙断不会忘了姐姐。

师师垂睫默然有顷,方觉这么与燕青相对立着不妥,遂让燕青坐了,斟了一盏茶送到他面前,自己与燕青隔案而坐,轻启朱唇道,你上次就那样走了,闪得我心里好难受。我分明看出来,你是有话要对我说的。你当时想对我说什么话,现在能说给我听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