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第2/3页)

姚三保道,在下正要请教,宗留守此言何意?

宗泽正色道,这个意思就是,恐怕有人不待你将事议妥,便要让你的脑袋搬家了。你若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我可以让你看个证人。说着他叫了一声“请简将军出来见客”,就见甘云从侧房中带出一个人来。此人姚三保早就认识,正是曾经与其同为汴京守军将领的原范琼部将简师元。

简师元既已成为宗泽手上的棋子,自是不敢不竭诚效力。他自知他这条命是否能留得住,全在宗泽对他的表现满意与否。因此见了姚三保后,他不仅原原本本地诉说了他所知道的天正会的阴谋,还顺着宗泽之意加以发挥,言之凿凿地说他亲耳听曾邦才讲过,要在起事之前诛杀姚三保。

本来姚三保在接到王子善的密函后,既已开始对曾邦才暗暗留心,并已了解到了曾邦才的若干可疑迹象。现经简师元这么一说,他欲待不信也难。因之听过简师元的揭发,他额头上青筋乱蹦,当下便拍案叫道,多谢宗留守指点迷津,他姓曾的既不仁,就休怪我姓姚的不义了。我回去就宰了他狗日的,将首级献于宗留守帐前。

宗泽要的就是姚三保的这个态度,但并不是要姚三保马上就去同曾邦才摊牌。命甘云把简师元带下去后,宗泽指示姚三保,眼下做到心里有数便可,但在动手时机未到时,千万不可形之于色。曾邦才蓄谋已久,自会有高度防备。他在山寨里的势力,不可等闲视之。若要解决掉他,须有充分准备。解决掉曾邦才的时间,可定于八月十三日之前。这样算来,还可有五天的准备时间。所以今日回山之后,姚三保在表面上应绝无异常,却要在暗中抓紧联络可靠将领,制订除奸方案。到时候不动则已,动则不仅要一举拿下曾邦才及其亲信,还要全面掌控山寨局面,避免引起部队火并。

姚三保听得出宗泽确实是在设身处地为他着想,遂满怀感激地慨然表示,莫看他姚某乃一介武夫,却也懂得士为知己者死。宗留守对他恩同再造,老佛崖上的那点事,就包在他姚某人身上了。

于是解决老佛崖匪患之计,就这样敲定下来。

关于平定老佛崖匪患的方略,宗泽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到。姚三保亦忖,凭着自己在虎翼军中的根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失手于对手。却不料,虽有这番预先的设计,这一回合还是让曾邦才抢了先机。因为,这一回曾邦才动作极快,根本就没容得姚三保返回山寨。

原来,曾邦才自打得知王子善有密函传送姚三保,而姚三保又一反常态地开始关注军务,便下定了尽快除掉姚三保的狠心。平心而论,曾邦才认为姚三保义气深重、古道热肠,一向对他曾邦才很够意思,是并不忍心对其痛下杀手的。但草庐翁有一句话,他记得很牢:大丈夫行于世间,小事须讲良心,大事要讲需要。况且,目前的势态很清楚,倘若自己心慈手软,钢刀就要架到自己的脖子上。事至此间,他只能是无毒不丈夫了。

但是,老佛崖毕竟是姚三保开创的地盘,在山寨里面动手,有许多不便之处。因此他的打算,是乘哪天姚三保外出散心时下手。今日上午,他得知姚三保一大早便带着五名卫兵去了殷家岗,感到机不可失,便当机立断,命蒋宗尧迅速组织了一支强干的弓弩队,由蒋宗尧亲自带队,埋伏在了姚三保回山的必经途中。姚三保出山,但凡路程不远,一般不会在外过夜。他的这个习惯,早已被曾邦才摸透。

曾邦才临时安排的这次绝杀,是连宗泽也始料未及的。

因城里还有许多事务需要料理,宗泽与姚三保谈完后,即带随员先行离去。姚三保则是在老叔家吃过了晚饭才动身的。

姚三保这一行人马走到山口时,已是月到中天。蒋宗尧情知在钟离秀逃脱之事上自己的责任非浅,这一回必须将功折罪,因此不敢有丝毫大意。来到埋伏地点,他精心选好了伏击位置后,就派人轮流值哨,一刻也未间断地盯死了眼下这条狭窄的山道。当姚三保的卫兵以惯用的护卫队形簇拥着姚三保,远远地出现在视野中时,他即命弓弩手们迅捷地进入了各自的预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