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实践课又来了(第2/3页)

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包拯的几句话,还真说中了王宁安的软肋。

罢了罢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王宁安索性也不再弄各种卷宗了,相比起冰冷的文字,去看看老百姓的真实状态,说不定能有更多的收获……王宁安拉起了包拯,两个人也没带什么随从,直接来了一次走基层。

从土塔村王家出来,向东走不多远,就会发现一块新竖起来的石碑,上面写着平县地界四个字。

光是这个名字,就很有趣。

当初王宁安咬定了建的城池是贫民窟,议和结束之后,二十万人的大城,总不能放任不管吧!

王宁安来了恶趣味,他再给赵祯的扎子当中,建议干脆就叫“贫县”算了,要不叫“贫民村”也行。

赵祯看完都摇头了,二十几万人,堪比一个上等府,整个大宋,人口超过二十万的城市,也只有区区六个!哪有那么大的村子?

再说了,叫贫县该多难听!

皇帝想了想,就正式定名平县,太太平平,四平八稳,平安是福,天下太平……多好的寓意,都在这个字上了。

……

王宁安迈步走进了自己的地盘,说来奇怪,过了界碑,走在平县境内,他的胸膛挺得更高,走起路来雄赳赳的,气势十足,整个人都为之一振!

包拯捻须含笑,“二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生一世,除了颜如玉,黄金屋,还是又有些更高尚的,你意下如何?”

放在往日,王宁安肯定半个字都听不下去,只觉得虚伪矫情,可是此时此刻此地,他竟然听进去了,还是心领神会。

“多谢老大人教诲,下官一定竭尽心力,对得起百姓!”

不知不觉间,王宁安进入了角色……他在县城转了一圈,看到的东西不少,眉头一直锁着,显然不是很乐观。

当王宁安走到了城中的几处作坊,眼睛终于有了光彩。

赵祯拨给了沧州不少船只,王良瑾又去了密州,买了一些船只回来,现在捕鲸船已经达到了35艘,船员超过2700人。

今年二月开始,陆续就捕到了二十多头鲸鱼,除此之外,还捕到了几十头鲨鱼,这是好东西,王宁安让人把鱼翅专门割下来,处理好之后,卖到京城,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至于剩下的鱼皮鱼肉,这个也浪费不了,都被送进了饲料作坊,把鱼肉放在铁锅里面熬,把油脂熬出来,送去制作蜡烛和肥皂,剩下的肉晾干,碾碎,制成鱼粉。

野狼谷马场的小马驹最大的已经三岁了,距离上战场的日子越来越近。

战马之于普通马匹,就好像专业运动员和普通人一样,几乎就是两个物种了,普通马吃点干草,加一些谷糠就可以了,战马却要吃最好的牧草,营养丰富的精料,甚至要吃肉!

鱼粉就是马儿的最爱,鲸肉多了,百姓也吃腻了,很多都用来制成鱼粉,丰富的蛋白质,让野狼谷的战马十分雄壮高大。

王良璟这些日子都一直盯着马场,生怕有人不小心,怠慢了战马。毫不夸张说,战马就是王家的未来,就是重振家门的希望!

捕鲸很顺利,蜡烛和肥皂卖的也不少,除此之外,城中还有酒坊,还有糖寮,都是日进斗金的生意。

只要产业兴旺,就表明心脏强劲,造血功能强大,哪怕有再多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看够了之后,两个人再度回来,包拯就主动问道:“二郎,你有把握吗?”

“不大,但是可以一试。”王宁安没有卖关子,“包大人,眼下榷场和县衙都只有我一个人,这么多的事情,只怕管不过来。”

“没问题,你要多少人,老夫都给你调过来?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都派给你也行!”包黑子还真够大方的,把精兵强将都派出来了。

只是王宁安微微摇头,“包大人,要想完成200万贯的目标,就要听我的,最紧要的就是用人!我不想用任何一个旧吏,既然城是新的,挑战是新的,就要用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