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神通不敌佛法(第2/3页)

说着,王宁安拿出了一个小木盒子,塞到了耶律仁先的手里。

耶律仁先接过来,将信将疑,“王大人,你不会骗我吧?”

“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会欺骗自己吗?”

耶律仁先点头,他又离开了营地。

把盒子拿在手里,没有锁,他掀开之后,里面有一本手抄的华严经,他翻开之后,每页都检查,看了许久,也没发现问题,就是一本寻常的经书,又送给了耶律重元,这位看了半天,也是毫无头绪。

“这个王宁安到底是玩得什么把戏?”

耶律仁先思量一会儿道:“王爷,死马当活马医,不如就给宝积寺送去,看看法源愿不愿意出面。”

“也只有如此了。”

耶律重元点头,就让人把木盒子送去了宝积寺。

木盒刚刚送到,第二天法源大师就离开了宝积寺,赶到了辽主的捺钵,亲自拜见辽国皇帝,又去看了太子耶律洪基。

“大师亲自驾临,真是让孤意外啊!”

耶律洪基对法源十分客气,老僧含笑施礼。

“太子殿下为国事烦忧,为苍生辛劳,那是福泽天下的大功德,老僧冒昧打扰,十分唐突,还请殿下赎罪。”

“哪里哪里,孤正有一些烦心事,想要请大师指点。”

法源微微一笑,轻轻摇头,“殿下,老僧是方外之人,哪里懂什么国事,更不敢轻易胡言乱语,干扰国政。其实殿下心中早有定见,只是一时难以取舍,故此心中犹疑不定。如果殿下愿意,老僧愿意为殿下诵经,宁心静气,自然智慧涌动,再无挂碍。”

耶律洪基眼前一亮,忙说道:“既然如此,就劳烦大师了。”

说话之间,法源坐在了蒲团之上,面前放着木鱼,檀香缭绕,寂静无声。

噹!

木鱼敲了一声,法源随机开始念诵,声音和缓,宛如清流,渐渐耶律洪基也闭上了眼睛,沉心静气,听着法源的念诵。

梵音清唱,宛如泉水,洗净铅华,让人心中宁静,烦扰尽去。耶律洪基果然觉得如沐春风,通体舒爽,很多事情,也就一清二楚了。

和大宋贸易,商贾往来,富贵繁华,从来都是磨去心志的最好手段,自古以来,凡是游牧民族,习惯了繁荣之后,也就变得软弱无能,再也提不起弯刀,骑不动战马,最终被彻底湮灭。

这个道理从立国之初,就一清二楚,不然也不会搞什么四时捺钵。

要是连这点事情都想不明白,辽国早就亡国了。可是为何还要听信穆萨维的话,极力阻止宋辽贸易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耶律洪基,还有他爹耶律宗真看得明白,宋辽贸易得利最多的是身在燕云的耶律重元父子。

贸易的利益七八成落到燕云,他们父子能拿到的十分可怜,与其让对手得分更多,不如就搅黄了此事,谁也别想得到。

说穿了,耶律洪基就是个搅局天王,别人不胡,就算他赢了。

只是这些算计他没法拿到台面上,故此就用什么穆萨维做借口,嚷嚷着保持契丹人的血性,拒绝和大宋贸易。

其实扪心自问,假如他的地盘在燕云十六州,耶律洪基早就同意了,当然了,那时候没准耶律重元就跳出来了反对了。

政治这个玩意,就是这么操蛋!

法源把一段经文念完,见耶律洪基脸上恢复了平静,他微微含笑,“太子殿下,老僧也该回去了。”

“别!”

耶律洪基连忙拦住了法源,“大师,孤心中还有一些犹豫,大师千万别走。”

重新拉着法源回到座位,耶律洪基十分感叹,“孤的确是为了皇叔的事情,断然不能让他占了便宜。只是孤担心就算阻止了这一次,皇叔他们也会和宋国暗通款曲,私下走私,孤真是没有办法阻止。”

“太子殿下,百姓常说堵不如疏,又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殿下问老衲,那是问道于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