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君臣议论(第2/3页)

轮到了贾昌朝,面对的局势也是如此。不过幸运的是彻底把辽国摆平了,没有了几十万铁骑的压力,贾相公施展拳脚的空间就大了许多,再也不用担心掣肘了。

“王大人,你可是为了朝廷立了大功,老夫没有看错啊!”

贾昌朝谈笑风生,仿佛是他推荐的王宁安一般。

这个老货素来没脸,王宁安也不好戳穿他,反而陪笑道:“多谢贾相公关照,若非将士们众志成城,不畏强敌,给我们做了坚强的后盾,下官在辽国也没法那么有底气。”

“呦,这么说我们也有功劳了?”

“那是啊,打先锋的,什么时候能比主帅的功劳还大?”

贾昌朝哈哈大笑,王宁安这小兔崽子说话就是顺耳。

满朝的大臣,簇拥着赵宗景和王宁安,直接来到了皇宫,进入大庆殿。

只有大朝会,或者庆典的时候,才会选在大庆殿,这一次是赵祯特别降旨,他是真的高兴。

作为一个几十年的老皇帝,赵祯能不想留点什么给后世子孙吗?

以往那是无可奈何,这一次王宁安给他提供了办法,而且还轻松容易,就像王宁安说的,论起赚钱攒钱,大宋还会怕别人吗?

皇帝在大庆殿设宴,就是要向天下证明,他要改弦更张,要更加积极进取。

在王宁安回来的几天前,赵祯就频频召见贾昌朝,询问贾相公富国强兵之法。

贾昌朝经常和欧阳修联系,背后又有六艺学堂作为智囊,很快拿出了一套办法。

没有像当年庆历新政那样,弄得声势浩大,但是几条建议,都切中要害。

比如贾昌朝提议发展发展赛马项目,鼓励官员富商组建马球队,增加战马数量,训练健儿,作为骑兵储备。

再有发展水师,必要时候,能从海上发难,不论是防守还是恢复燕云,水陆并进,都是最好的选择。

除了这些之外,就是精兵战略,要好好训练,厚积实力,静待时机。

贾相公提了不少好建议,可归结到一个字,那就是钱!

遍观天下,赚钱本事最强的,还能比得过王宁安吗?传出来让他进三司,可不是空穴来风。

此时大庆殿内,百官座无虚席,大庆殿极为宽阔,加上偏殿,还有外面丹墀,容纳几万人也没有问题,更何况只有区区千人。

赵祯没有像某些领导那样,讲个没完,他只是饮了两杯,就让大家随意。王宁安肚子还真饿了,就想好好吃一顿。

这回是正儿八经的御膳,比起他上次吃的八个菜硬多了,王宁安抓起一个猪蹄,张嘴要大快朵颐。

突然老太监陈琳拍了拍他的肩头,“王大人,请随我来。”

陈琳在前面带路,王宁安急忙跟着,他们来到了垂拱殿,赵祯让人准备了几个菜,全都是油水十足的硬货,比起大殿上还要丰盛。

“王卿,快坐吧,本想着让你先填饱肚子,可朕有些急不可耐,就边吃边谈吧,千万不要拘束。”

说着,赵祯给王宁安夹了一筷子鹿肉,就像是寻常的长辈一般。

“快吃吧!”

说实话,每次面对着赵祯,王宁安都感到很奇怪,明明这家伙是九五至尊,可是和他相处,竟然比起任何人都要轻松自如,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吧!

吃了一点东西,肚子里有底儿了,王宁安就打开了话匣子,他把此行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

“陛下,微臣已经把网撒开了,别看处处标榜公平贸易,还花了那么多钱,其实这里面到处都是坑。采购的重点放在燕云,可金融大权交给了耶律洪基,只要稍加鼓动,就能点燃辽国夺嫡大戏。而且微臣琢磨着,应该是哪方强,就打压哪一方,哪方弱,就想办法拉拔。建立水师的提议很好,因为有了水师,就可以随时绕过榷场,进行直接走私交易。最好能让耶律重元和耶律洪基力量始终差不多,处在伯仲之间,大宋游刃有余,辽国的危机一天不解决,他们就没办法集中力量,只会被大宋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