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大宋好父亲(第2/3页)

赵祯含笑,满意点头。

“景平深谋远虑,非常人可比!有你在,朕就放心了。”赵祯话锋一转,“朕本守成之君,幸有景平辅佐,才能洗雪耻辱,开疆拓土。万寿盛典,百国来朝,朕足以含笑九泉,哪怕见了列祖列宗,也能挺直腰杆了!”

岂止是挺直腰杆!简直是趾高气扬好不好!

赵大和赵二,一个想过北伐,一个两次北伐失败,至于真宗,那就更丢人了,差点被萧太后打进京城。何止赵家皇帝,五代第一明君柴荣也想过讨伐契丹,还没出师,就先驾崩了。

如今的赵祯,完全可以拍着胸膛,引以自豪了!

终于,在他的手上,恢复了幽州,开通了西域,而且辽国的使者跪在了他的脚下!直到此刻,大宋才敢理直气壮,说是汉唐的继承着,要不然,光靠着狮子头大小的疆域,真拿不出手!

好在西域打通了,大宋就像是一颗种子,发芽长大,就看以后会走到哪一步了!

对于赵大叔来说,他真的没有遗憾了。

尤其是在万寿盛典之后,当世界都跪在他的脚下,身为一个君王,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武功不用说了。

文治在他的手上,也达到了巅峰。

而且户部每年岁入接近3亿贯,其中货币收入接近两亿!

无论是强汉还是盛唐,比起大宋,都逊色太多。

或许正是心满意足,没有了那股子劲头儿,赵祯的身体才迅速垮下来,盛典之后,尤其是入冬以来,眼看着赵祯一天天衰老,一天天虚弱,甚至下不了床,赵曙在心里难怪,却也没有丝毫办法。

只能恳请钱乙,全力救治,延续父皇的生命。

“景平,外面的事情不说了,你去把桌上的报纸拿来。”

王宁安颔首,他走到了龙书案前面,拿起了一份报纸,上面的文章正是那所谓的十首梅花诗,还有一些人的批注!

王宁安面无表情,将报纸送到了赵祯面前,赵祯摆了摆手,王宁安只好放在自己手里。

“想必你知道了吧?”

“是,臣已经问过了邵庸,并不是他所写,其中有些蹊跷。”

“哦?”赵祯有些意外,他摇头苦笑,“朕最初还当真是易学大师的断言,朕也想过,上一次景平在御前推演,就提到了西域黄金的问题,朕以为诗中所言,是这件事……不过既然不是邵大师所写,那就是有人趁机兴风作浪了!”

虽说赵祯衰朽不堪,可毕竟是41年的皇帝,什么没见过?

借着天象说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什么大凶之年,分明是想阻止太子大婚!

真是贼心不死,之前已经闹过了,居然又来了,真是欺负朕老了,你以为朕就下不去手吗?

赵祯的确想过,要一举剪除了所有威胁,但问题是毕竟是一家人啊,又是赵曙的皇娘,没有真凭实据,赵祯也不好动手,尤其是他越来越老,手下的人难免心思多起来,未来的太后,炙手可热,多少人想要巴结啊!

“景平,你是聪明人,朕不浪费口舌了,阻止太子大婚,只对一个人有利,这个人你知道,朕也知道。”

王宁安心头一跳!

他当然清楚,那个人就是曹皇后,谁都看得出来,赵祯熬不过明年,偏偏明年又是大凶之年,要把太子的婚事推到后年,这样一来,曹皇后就能赢得一个宝贵的时机,接着太子年幼,不能亲政为借口,垂帘听政,抢夺朝廷大权。

这事情麻烦就麻烦在这里,明明知道,却也无可奈何。

上一次曹皇后试图拉拢旧派,要把王安石干掉,结果王宁安出手化解,曹家已经被贬去了西域。王宁安本以为以曹皇后的睿智,应该不会掺和朝廷的事情,老老实实,吃斋念佛,做她的皇后,太后,只是眼下的种种迹象表明,曹皇后并不甘心认输,她要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