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尚书大人们(第2/3页)

如果能拉过来,自然是好事情。吕惠卿也不是没有实力,比如他当年在西域经营,就和宋庠有了不错的交情,冯京,吕诲等人,都愿意站在吕惠卿这边,再加上并肩作战的王韶,吕惠卿也积累了不菲的人脉。

罢了!

就替章惇争一争!

……

很快,王宁安主持政事堂会议,在会议上就要推出六部尚书人选,交给赵曙御批。

当王宁安领衔几位相公坐下之后,突然又有人来了。

能出席政事堂会议,当然不是寻常人物,这两位肩并着肩,跟一个人似的。大家伙一看,都傻眼了。

来的是谁啊?

刚出炉不久的庆陵郡王文彦博,还有老相公贾昌朝。

这俩老货突然出现,弄得大家伙懵了。

贾昌朝不在乎,他是殖民部的尚书,当然有资格参加。而文彦博是异姓王,位列百官之上,也有权列席会议。当他们俩出现的时候,王宁安暗暗一笑,这是要搞事情啊!

“诸公,六部肩负朝廷重责,此时天下纷纷,事务繁重,各部不可一日无主……你们有什么合适的堂官人选,都推荐上来吧!”

王宁安刚说完,文彦博就开口了,“老夫以为六部尚书必须慎之又慎,老夫举荐御史中丞贾章,接任吏部尚书!”

他刚说完,韩维就开口道:“文相公,贾章贾大人在言路时日不短,让他再执掌吏部,也太不合适了吧?”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文彦博冷笑道:“朝廷用人就要大胆果断,打破常规,不拘泥常理,燕王以为如何?”

这话分明是冲着王宁安去的。

自从杀回政事堂的梦想破灭,文彦博就处处和王宁安找麻烦,话里话外,影射的都是王宁安。

“文相公既然说了,那大家伙就踊跃举荐吧!”王宁安笑道:“野有遗贤,宰相之过,不必拘泥哪一个部,凡是有资格的人选,都讲出来,然后再斟酌损益!”

王宁安的话音刚落,贾昌朝就开口了,“既然如此,我举荐王安国。”

这句话又把大家弄得迷糊了,老贾和老文携手而来,老文推荐了老贾的儿子,老贾反过头推荐了王安石的兄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难不成两个老货跟拗相公走到一起了,这可真有意思!

吕惠卿不甘示弱,也立刻道:“章惇章大人年轻有为,参与修路有功,而且在江南铲除弊政,人所共知,是合适的人选!”

司马光立刻道:“曾布熟悉财政,为国理财,颇有建树,应当重用!”

“我推荐韩宗武。”说话的人是陈升之,大家都有些诧异……作为存在感最弱的相公,有你说话的份吗?

但不管怎么样,也不能堵上他的嘴!

好在王宁安很大方,不管谁提名,他都照收不误。

就这样,一番激烈的谏言下来,足足提出了二十几个人。只是这其中陪绑的居多,真正有机会冲击尚书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

真正要命的是如何排列,显然,吏部天官和工部尚书不是一个份量的!

大家都想等着最后的结果,可偏偏王宁安就宣布散会了……无可奈何,这些人不得不转回家中。

路上,贾昌朝就黑着脸道:“宽夫兄,我怎么觉得被你坑了?”

文彦博连连摇头,“子明兄,你何出此言,我是第一个推荐令郎的。”

“那你为什么含沙射影,如果王二郎真的怒了,把你我,还有王介甫当成了一路人,我儿还能当得上吏部尚书吗?”

文宽夫嘴角抽搐一下,赔笑道:“会的,你们是一家人,不用令郎用谁?”

“哼!”贾昌朝切齿道:“你等着我的,如果我儿没有当上,咱们俩没完!”

这俩老家伙不停吵嘴,怒气填胸,各自回家。

其余的人,也都几乎一个模样,不停吵闹争论,谁也吃不准,六部尚书会花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