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巡边演武(第2/3页)

坏人啊,太坏了!

出了酒肆与阎立德告别后,李素不停谴责自己。

相比之下,杨砚的觉悟高多了,无论到手什么东西,只要对大唐社稷有利的,二话不说上交国家,这种人的精神境界太超凡了,特别适合画成遗像挂在墙上,反正李素达不到这个境界,非常的自惭形秽。

自惭过后,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该拿的好处不到手,大家没法一起愉快玩耍,在其位而谋其政,如今只是平民白身的李素为了火器局能完成任务而创出流水生产法,已经非常大公无私了,至于工部或将作监的事情,李素真没有兴趣管。

要管也可以,拿好处来。

当然,觉悟不高确实应该谴责,所以李素小小谴责完自己后,很快忘了这事,回火器局继续过他的悠闲日子,有和风,有暖阳,有零食,有躺椅,还有一只姓许的马屁精围绕左右哄得他心花怒放。

——如果杨砚巡察工坊的时候恰好发生爆炸事故,那就更喜闻乐见了。

……

两天后,长安城忽然厉兵秣马,空气凝滞。

太极宫发出旨意,钦命褒国公段志玄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领河北河东两道,代州,朔州,并州等七州都护府计十万将士,集结于松漠都督府巡边演武。

“巡边演武”四字颇值玩味,大唐立国二十年,但凡将军领兵出征,打就是打,退就是退,“巡边演武”的说法倒是头一次听说,朝中许多文臣武将满头雾水,不明白这巡边该怎么巡,演武又如何演。

朝堂那些老狐狸不明白,但火器局的某只小狐狸却明白了。

事实上,“演武”本就是这只小狐狸献的计。

巡边演武只是表面,李素相信李世民暗地里搞的动作更多。

近日最繁忙的莫过于那些可怜的大唐特务了,煽动,收买,结盟,甚至还有刺杀,最近薛延陀可汗家族的生活一定很精彩,别人一辈子都难得碰到的事情,真珠可汗父子三人恐怕都得挨着个的尝一遍。

外有重兵压境,内有骨肉相残,不时还伴随着部将闹事,牧民造反,某个信任的手下忽然被敌人策反,偶尔还要提防一不小心从角落里射过来的一两支冷箭……

李素想了很久,若他是真珠可汗的话,该如何面对这种既刺激又心塞的生活。

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扯根绳子上吊比较痛快一点,日子真没法过了,这一切,皆因当初大唐狗皇帝那道该死的推恩圣旨。

火器局的库房被扫荡一空,所有造出的震天雷被收归军中,新任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段志玄亲自在火器局十里外提货,见到李素第一句话便是“点一颗听听声响”,大惊失色的李素及时制止了这个作死的提议后,段大总管似乎很不高兴,于是掀开箱子拿出一颗震天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引线拔掉,在李素等火器局一干官吏目瞪口呆注视之下,毒贩子验货般用小拇指挑起一撮火药塞嘴里,动作非常的老练……

火器局上下官吏极其敬佩的目送下,段大总官神情复杂地离开了,临走拍着李素的肩,强烈要求李素跟他家大小子段瓒多多厮混,最后段志玄复杂地看了一眼装震天雷的箱子,摇摇头走了。

嗯,换了李素是他,表情也会和他一样复杂。

以后火药里面放点盐,味道可能更好一点……

意外的是,段志玄的出征似乎也不大顺利,离开长安的前一晚,一帮子名将老杀才聚在一起饮宴,卢国公程咬金不知为何发飙了,喝到七八分醉意时,竟与段志玄厮打起来,莫名其妙的段志玄自然也不肯吃亏,二人打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最后两败俱伤终于罢手。

后来大家才明白,程咬金打架是因为窝了一肚子邪火。

近几年大唐对外战争不多,因为天可汗陛下太霸道,邻国被揍怕了,渐渐地,大唐竟有了几分英雄无敌高手寂寞的萧瑟意味,由此带来的恶果便是仗越打越少,当年那些南征北战的名将们越来越像朝堂上的摆设了,这次领兵巡边演武,程咬金上蹿下跳憋足了劲,光是给李世民写的请战血书恐怕都费了半斤血,结果最后却让段志玄捡了便宜,程咬金如何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