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真理报(上)(第2/2页)

……

……

京城中与蜀王相熟的权贵子弟看到新闻,都是会心一笑。蜀王宁恪的风流韵事,喜闻乐见啊!

如果可以统计收视率这种类似的数据,就会发现,真理报的阅读数量正在不断的攀升。

京城外城中,这里的识字率比较低一些。居住在内城中的人,非富即贵。真理报发行渠道,对口的不外乎茶馆、酒楼、学校、会馆、行社等处。大批提前准备的读报人正在给民众读报。

贾环提前从闻道书院要来的人手。以闻道书院的实力,最差的学生都足以认识报纸上的字句。这些细致的准备工作、细节,贾环自是一一都安排好。

消息的扩散,同时就是意味着真理报影响力的增加。报纸,在这个时候,并不是只论销售量的!当然,这种影响力,并不是那么的稳固。市场还需要培育。

内城中,消息如同旋风一般的传开。有些新闻,传的确实比一般的新闻快!

军机处中,何、刘、韩三位大学士正聚在文渊阁中一起会商处理朝政:西南大战,已经结束。安南伯、云贵总督齐弛报功。这时,中书舍人将新发行的真理报拿进来。

何朔很信任贾环的能力,没有过问真理报的稿子。所以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报纸的内容。当然,有事情,提前通过气的。

何大学士手指着首页中御史宇文锐、朱鸿飞的文章。两位御史分别上书,抨击京中权贵不法,要求朝廷立法度严惩。笑问道:“两位以为如何?”

同一份报纸,不同的人,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同的。贾环要真理报开门红,并不会只准备了一个“大杀器”。

刘飞白和韩润两人都是权力场中的巅峰人物,对于御史们在报纸上开喷,立即就联想到许多。

韩润斟酌了一下,直言不讳的道:“若是此报在京中销量过万,则朝廷需要重视。日后,公论恐怕不在言官,而在报纸。”

庙堂之争,首先都是从舆论之争开始。君不见,主席曾经说中宣部是阎王殿。所以,如果舆论权力如果从言官转移到报纸,那么,各方就要争夺在报纸的控制权、话语权。

何朔笑一笑,道:“真理报挂在翰林院名下,自是朝廷的报纸!两位,以我看,朝廷各衙门每日都要取几份传阅。真理报邀请我写一篇文章,发表在明天的报纸上。两位,其有意乎?”

刘飞白和韩润两人对视一眼。心中骇然。何朔这手段!满朝谁不知道现在翰林院算是何朔的自留地?

如果,真理报是朝廷所有的衙门都要订阅的。信息上传下达。若只有何朔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其他人有没有说话的地儿?幸好,何高远似乎不打算独吞这份权力!

刘飞白、韩润拱手笑道:“何相相邀,我们自不会推辞。”

何朔捻须一笑。

所谓,第一份官办报纸,什么叫做官办?真理报需要担心销量的问题吗?所以的官办报纸都是指定阅读!比如:XX日报。更何况,还有权术上的考虑。

三位大学士达成共识,行政命令之下,谁敢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