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一统(第14/25页)

当然了,柏杨老先生认为这种评价逻辑有问题,甚至是中国人“孱弱退守”的原因,这我们是需要探讨一下的。

人类的任何战争,都是争夺生存空间和生存物资,换句话说,一场战争值不值得打,就看两点——空间和物资。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侵扰中原,无疑,在空间和物资上,都是双丰收,他们当然值得打,值得将“打”这个字作为基本国策来执行。而中原政权北伐游牧民族呢?我们能得到什么东西呢?空间?农耕民族要草原和大漠有何用?物资?游牧民族有什么值得抢的呢?空间用不得,物资抢不着,打了何用?

更重要的是,我们打一场仗,往往需要花费很大代价,以“勒石燕然”为例,窦宪同志取得这样一场大胜,那可是深入大漠三千里换来的。

以汉王朝和匈奴的战争史为例,汉王朝进攻匈奴,一开始基本是无头苍蝇乱折腾,连攻击目标都没有。卫青第一次出征的时候(著名的龙城之役),汉朝大军兵分四路,结果只有卫青一个人获胜,公孙敖和李广都遭挫败,而公孙贺同志干脆是怎么来怎么回,连敌军的人影都没碰到。龙城之役卫青获胜,李广落败,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李广不如卫青能打?当然不是,这只能说明,李广不如卫青运气好。卫青能赢是因为瞎猫撞上了死耗子,而李广落败,则是放屁砸了脚后跟,碰到了匈奴主力,寡众不敌。

龙城之役,现在被我们看成是汉军反击匈奴的起点,是卫青横空出世的一场战事,但是,从军事角度而言,这场战事却形同儿戏。这说明了什么?这不正说明汉民族跟游牧民族的战争,从来都不对等吗?

所以,游牧民族南下侵扰,这叫做“攻击性进攻”,目的是空间和物资,而我们北伐游牧民族,则是“防御型进攻”,目的是驱逐对手,这跟什么“孱弱退守”毫无关系,只是跟地理条件、生存方式和经济利益有关罢了。

好了,有点扯远了,我们回过来看孔范。

很显然,孔范这个马屁,拍得有些离谱,就陈叔宝同志这赌气式的胜算0%的进攻,何以跟窦宪突袭大漠数千里,建万世之功相提并论?

但是我们说了,马屁神功的第一要务,是要了解领导。孔范这马屁,但凡拍给陈霸先这样的(当然,陈霸先未必能听懂就是了,假设他能听懂),一准儿让他拍呲了,陈霸先估计火冒三丈,立即会让丫滚蛋。然而,这马屁是拍给陈叔宝的,那就没问题,因为,陈叔宝同志虽然出息不大,但无奈脸皮够厚,对于这样的高帽,向来是来者不拒。

果不其然,陈叔宝对孔范这番话很是赞赏,然后,转脸过来朝向萧摩诃:“公可为我一决!”

萧摩诃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从来行陈,为国为身;今日之事,兼为妻子!”

这句话意味深长在何处,我们一会便知。

最轻松的征服

然后,陈叔宝拿出了大量金银绸缎发给各军,作为赏赐。

这里,我们发现了陈叔宝的又一个人性闪光点——比之我们先前说过的高纬、萧纪之流,陈叔宝还蛮大方的,这就不易啊。

再然后,陈叔宝就派出了军队——使鲁广达陈于白土冈,居诸军之南,任忠次之,樊毅、孔范又次之,萧摩诃军最在北。这几支军队,南北连亘,长达二十里,以至于首尾行动不相知,军事部署之失败可想而知。

然后,战斗开始了。贺若弼率领轻骑登山,看到了南陈连亘二十里的大军,当然,他毫不畏惧,立即驰下,与所部部将杨牙、员明率甲士八千,列阵以待。南陈方面,进攻最积极的,居然是儿子都投降了韩擒虎的鲁广达,此公与贺若弼力战,由于人数优势,竟一度将贺若弼逼入绝境。贺若弼所部连续多次被鲁广达部所退,麾下身亡者达273人,逼得贺若弼放烟雾弹自救,这才略略摆脱了颓势,得以重新收拾起人马,军势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