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一统(第8/25页)

杨素率军继续东下,“舟舻被江,旌甲曜日”,阵势极为雄壮。陈朝人看见身材魁梧的杨素,坐着“平乘舰”(这是隋军水师中较小的一种船,小船配上巨人,自是气场非凡),都不禁为之心惧,竟称他为江神。

杨素以如此气场挺进,上游求援的情报自是一封接一封的送到了京师——当然了,陈叔宝是不会知道的,因为,施文庆和沈客卿是不会告诉他的……

不知道战事已经开始,这还只是开始,更牛的是,陈叔宝同志居然还准备在次年正月搞一个阅兵典礼。这个典礼的目的是啥呢?很简单,抖威风。给谁看呢?给新近投奔的萧岩和萧献看……

萧岩和萧献刚来投奔的时候,陈叔宝同志的反应是,既喜且惊。喜的啥呢?我大陈毕竟牛逼,连南梁孑遗都知道我朝威风,这就来降了;当然了,喜完之后,马上就惊了——我大陈牛逼是牛逼,但人家带着十几万人来,看样子也不好整啊,真要有个好歹,怎么弄?

好在,陈叔宝还是有解决办法的嘛——怎么解决呢?远远的打发出去咯。于是,陈叔宝就把西梁投奔的民众远远的分散打发了,继而又命萧献当吴州刺史,萧岩当东扬州刺史——还是不放心,怎么办?好办,在吴州和东扬州中间及两头安排三个人——中间安排任忠驻守吴兴郡,两边安排南平王陈嶷镇守江州,永嘉王陈彦镇守南徐州(南平王和永嘉王都是陈叔宝儿子)。

这么搞了之后,完了吗?还是没完。之所以没完,是因为陈叔宝同志啊,是一个色厉内荏的货色,别看表面装得挺牛逼,其实骨子里怂包蛋一个,特没自信。这不,西梁两位王爷来降,陈叔宝脑子里就特别乱,毕竟人家好歹是皇家贵胄出身,这要看不起我咋办呢?陈叔宝认为,要震一震他们。

为了震一震这两位归降的王爷,让他们直观上认识到大陈的牛逼、陈叔宝的威风,陈叔宝同志决定在次年正月搞个阅兵典礼——这会,都已经开始准备了;比如说,长江中下游的战船,陈叔宝已经下令,全部歇到建康一带来,要露露面。

朋友们,陈叔宝为了抖这威风,可是出了大问题了——啥问题呢?长江下游沿江两岸,一艘船都没有,空空荡荡,而隋军,早就虎视眈眈了……

话说回来,陈叔宝同志为何如此托大?很简单嘛,隋朝喊“狼来了”喊了五六年了,陈朝被折腾的够呛,但隋朝的狼真一次没来过,看来是且来不了了,与其放着战船在那里溜着,还不如拿出来抖抖威风……

陈叔宝的表演,这才刚刚开始。湘州刺史晋熙王陈叔文(陈叔宝他弟),在任上干了好几年,干得不错,很得人心,这不,陈叔宝同志不就开始不安了吗?做个算术题吧,陈叔文+长江上游=?陈叔宝的答案——要了哥的亲命啊!这能容许吗?于是,陈叔宝就想,换个人去替他。

接下来的问题是,换谁呢?陈叔宝想来想去,朝内大臣是不少,但跟哥关系不错又靠谱的,基本没有……人到用时方恨少啊!最后,陈叔宝勉强从“人才库”里择出了一个人——谁呢?施文庆……于是,陈叔宝任命施文庆为都督,湘州刺史,还给他精兵两千,然后,征召陈叔文进京。

施文庆很高兴,毕竟,那年头,干啥都不如带兵好使啊,但是呢,施文庆又一想,我走是走了,朝内如果有人嚼舌根,我这日子怎么过?最后一想,兵要带的,朝内也是要有人的,那就……沈客卿代我?

这二人已经合计的差不多了,就在此时,出了幺蛾子。

两个武将,樊毅和袁宪对如今的江防情况很不满意,樊毅表示:“京口、采石俱是要地,各须锐兵五千,并出金翅二百,缘江上下,以为防备。”有道理吧?袁宪和萧摩诃都认为有道理,于是,在朝会上,他们就提出了这问题,并准备当面向陈叔宝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