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第3/74页)

“沉默”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此人心机很深,高深莫测,另一种就很低端了——其实想说话,但是,不知道怎么说,没主意。宇文化及属于哪一种呢?很遗憾,第二种;因为,在沉默之后,他会回到内殿,把事情丢给手下的参谋,让他们给出主意、拿主意。

当然,宇文化及的“沉默”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不露怯,让人看不透。不过呢,纸始终包不住火,宇文化及是真深沉还是装深沉,早晚一天会暴露。

如此这般,宇文化及沿着水路,抵达了徐州。然后,水路就走不通,只能走陆路,宇文化及一如既往的采取了“免费征用”的方式,从民间搞来了两千辆牛车——干啥呢?运东西;运啥呢?运财宝……

然后,宇文化及遇到了跟老爹宇文述当年东征时一样的问题¬——当年宇文述东征高句丽,要求当兵的人手负担80石的重量,结果士卒不堪其苦,在半道上偷偷挖坑把粮食埋了,导致到了高句丽,粮食已经所剩无几,最终造成了后来的惨败;现如今,宇文化及的手下,倒是不用背80石那么重,但是,铠甲要穿,武器要拿,负担也不轻。如果没有别的办法,倒也罢了,但是,眼下眼睁睁就有两千部牛车,负担是能够减轻的,但是偏偏,牛车没有用来减轻士卒的负担,而是用来运送供宇文化及享受的财宝……

如此这般,在漫长的行军之后,士卒们就只能是一个反应了——怒。

士卒们怒了,此前推举宇文化及的那帮造反将领们,却开始担心了。

司马德勘他们之所以担心,乃是因为他们终于看穿了宇文化及的真面目——原来,这哥们除了投胎投的好,基本一无是处,纯傻逼一个。这还了得?如今他们这几个,已经是天下共诛之的逆贼了,而在宇文化及的“英明领导”下,内部居然怨声载道、怒气冲天,照这架势,跑不到长安,他们就得挂呀。

宇文化及这个老大不合格,不能带领手下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司马德勘很担心,某天就找到了推荐宇文化及的赵行枢,表示:“君大谬误我。当今拨乱,必藉英贤,化及庸暗,君小在侧,事将必败,当若之何?”(瞅瞅你给我推荐的这货,就这么个水平,咱死无葬身之地啊)

当然,司马德勘这么说,也不只是对宇文化及水平的不满,他们的明争暗斗,从弑杀杨广之后,就渐趋激烈了。斗争的核心,自然还是那个字——权,于此二人而言,则再加一个字——兵权。

司马德勘原本是掌握兵权的那个人,此次造反,也是他最早提出而又实际策划的,也正因司马德勘位高权重,让宇文化及非常忌恨。不久之后,宇文化及就调整了司马德勘的官位,将其任为礼部尚书,明升暗降,削夺其兵权。司马德勘当然不傻,非常生气,于是,他转而投资宇文智及,意图从宇文智及手里,再夺回一部分兵权。宇文智及见财起意,于是将一万后军交给了司马德勘。

如今司马德勘找赵行枢,自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准备鱼死网破了。

赵行枢非常轻松,轻松到令司马德勘惊讶,他悠悠然的吐出了八个字:“在我等尔,废之何难!”(造反本来就是咱策划的,宇文化及也是咱找来的,咱能把捧起来,也能把他摔下去,有啥可担心的?)

然后,行动开始,赵行枢开始搞串联,准备借助司马德勘的那一万后军,先发制人,除掉宇文化及,推举司马德勘。

在政变之后再搞一次政变,按说不是小事,但是,赵行枢的轻松,自有他的道理——宇文化及只是闹得天怒人怨的傻逼,对付这样的傻逼,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