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灭楚与复楚(第3/12页)

楚国的这个想法没有错,可错就错在,他们以为吴国已经很累了。他们如果趁越国跟吴国的矛盾把越国拉到自己的阵营中,一起去打吴国,那时吴国才知道什么叫累啊。但楚国现在连这个思维方式也没有了,依然只相信自己的力量,仍然还在强调单干精神。

阖闾本来在上次打胜仗之后就想打进楚国的首都,但孙武反对,这才叫停下来去打了越国一下。哪知,楚国竟然主动上门来找打,呵呵,孙武同志你现在没有意见了吧?

楚国高层绝对是一群头脑欠发达的人,上次伍子胥和孙武把子常打得连裤衩都没有了,现在他们仍然派这个子常过来。

而吴国仍然是伍子胥和孙武出场。

这时,楚国的大军已经隆重地开到豫章。

伍子胥看到楚国军队人数众多,队伍庞大,但子常那个脑瓜子却一点儿不配套,就玩了个阴谋诡计。

他们把大量的船只放到江面上,好像吴国的全部大军都在那里,准备跟楚决一死战。然后偷偷地在巢地集结部队。

巢地一直是楚国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领土。

子常当然没有想到伍子胥和孙武的这个阴谋,仍然大声命令军队好好盯住江面的敌人。

伍子胥和孙武把前期工作都进行到位之后,立即向楚军发动进攻。

子常除了把冤假错案做得很有水平之外,军事能力低得要命,给这两个牛人一顿猛攻,立即宣布大败。

他想让巢地的部队前来援救他。哪知,巢地的第一把手公子繁比他更难受。因为现在他面对的敌人比子常面对的敌人还猛还强大。

最后,子常拼了老命,突围而去;公子繁却成了吴军的俘虏。

阖闾心情大爽,对伍子胥和孙武说:“你们老是觉得楚国太强大,可现在不是又打了胜仗?老子现在就是想直接攻进郢都,享受一下灭掉楚国的喜悦心情。”

两人认为,不管怎么说,楚国现在仍然是天下一流大国,要真跟他们死磕到底,失败的概率比胜利的概率要大得多。因此,只有跟蔡国和唐国联合起来,也许还有点儿希望。

蔡国和唐国都是楚国最坚定的跟班,就是在以前晋国把楚国打得满世界跑时,他们仍然坚定地站在楚国的立场上。可这时子常太贪,不断地在蔡和唐两国的老大身上搜刮。搜括得这两个老大已经出离地愤怒了。他们曾经跑到晋国那里,请晋国帮他们主持公道。可晋国却不理会。

伍子胥当然知道这些情况。

于是,吴国派人去找蔡、唐两国的领导人,提出联合起来,打倒楚国反动统治。两国领导人一口答应,于是形成了三国对楚的统一战线。

三国马上高调宣布要对楚国发兵。

子常仍然不怕,带着大军过去跟以吴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抗。

其实,按现在的实力看,吴、蔡、唐虽然是三个国家,但蔡唐的实力实在太单薄,根本算不上什么。而楚是个大国,综合实力还是很庞大的。如果他们的打法正确,多国部队肯定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以前齐桓公带领的多国部队比这三个国家还多几个呢,结果也不了了之。

可关键的是,他们的统率是子常同志。

本来,当双方在汉水那里隔江对峙时,子常的机会还是有的。

那时,伍子胥和孙武把子常看得很弱智,一点儿不把这个只会打败仗的人放在眼里。吴军是开着船上来的。他们把船都停在淮河那里,然后从豫章进发,跟楚兵隔江对着干。

楚国的司马沈尹戌对子常说:“你带着部队在这里跟他们慢慢玩。我带着一支部队过去把他们的船只彻底破坏掉,然后再回来堵塞他们的几个后路。我的这些工作完成之后,你就渡过汉水,跟我一起夹击他们。他们想不失败都难。”

子常这时的头脑还算灵光了一下,觉得这个办法真是个好办法,于是就拍板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