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灭楚与复楚(第6/12页)

可是那个随国的老大却说,慢。他说慢并不是他可惜了子期同志的性命,而是因为他很迷信,做什么事都得先来算个卦预测之类的东东,看看是否可行。预测的结果是:不吉!

楚昭王一看,差点骂起娘来:不让子期去死,老子才不吉啊。可现在他的话还算话吗?

随国的老大派人直接跑过去找吴国的指挥官,说了一番大道理,意思是自己原来是楚国的二层机构,楚国的老大就是自己的老板。请问,要是员工都出卖自己的老板,这个世界不乱吗?吴国喜欢这样的人吗?

如果这话放在现在,只能是屁话。可在当时,这话可是大大的有理。于是,吴国的部队立马撒走。

楚昭王这才松了一口气,跟随国继续签订了世代友好的条约。

灭楚之战(下)

吴国的部队占领了郢都。

双方开打到现在,看起来楚国实在是又脆又弱,只要一接触就只有完败,好像是一个一点儿也不会打仗的国家。其实,这些大败并不是楚军太没有战斗力,而是楚国只会用菜鸟,不会用牛人。本来,子常就是一个只会腐败不会打仗的家伙——他打败仗的水平跟他的腐败能力成反比。那个沈尹戌就是一个很会打仗的人。他带着一支部队去执行破坏吴国军船的任务时,还没有到达既定地点,那边的子常已经被扁得只剩下逃跑的机会了。他只得回师,在半路上碰上吴兵的另一支,把吴兵打得大败。可到了这时,才打败一支吴兵的部队,也只能表示他会打仗,而没有别的意义了。吴兵马上组织力量全力对付他。他这时已经负伤,知道再也干不过吴国了,就对他的部下说:“谁能够保证不让我落入敌人的手里?”——这哥们儿原来曾在阖闾那里打过工,很鄙视阖闾的为人,认为既然从那里跳槽出来了,就得坚决不再跟这个老板见面。

吴国人句卑说:“我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沈尹戌说好。然后就带着部队再次跟吴军死拼,连打了三场战斗,又连负了三次伤。他这时已经伤得动弹不得,就对句卑说:“现在轮到你工作了。”

句卑马上展开一块布,然后拔刀出来,割下了老领导的脑袋,再把老领导的尸体藏好,最后带着那颗脑袋逃走了。这个沈尹戌是个人才,可惜你的水平再高,投靠到一个菜鸟老板那里,最后你的水平也等于没有水平,你的下场比菜鸟的下场还要可悲。所以,选对老板是很重要的。

吴兵大规模地进入楚国首都之后,差点发生了一场火并。原来,吴兵进城之后,执行一个论资排辈的政策,按职务大小进住楚国贵族的豪宅。

阖闾的儿子子山首先抢占了子常的豪宅。子常是令尹,那是楚国的执政大臣。夫概一看,就骂娘起来,你是老大的儿子又怎么样?这次战斗,老子的功劳可是最大的。现在你想住那个地方,也不问一下老子答不答应。于是想派兵过去干掉这个侄儿。

子山知道自己这个叔叔牛得要命,连他老爸的话也敢不听,所以连忙跑出来,说“叔叔你进去住啊,我刚在里面检查了一下,居住条件很不错,比五星级宾馆还高几个档次啊。”

伍子胥老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他冲进他祖国的首都之后,就到处寻找楚昭王。那时他认为,老爸死了,就把儿子拿来出气。可楚昭王别的能耐很菜,但逃跑却很及时。伍子胥找了大半天,连昭王的影子也没见,就没有耐心了,干脆去打开楚平王的坟墓,把楚平王的尸体拉出来,用鞭子猛刷了三百下,还用脚踩着楚平王尸体的腹部,右手挖着他的眼睛,大声骂着楚平王的尸体。

伍子胥不光对楚王很仇恨,对郑国也生气。搞定楚国之后,他带着部队又向郑国进攻。郑国许多年来,勇于制造麻烦,几乎每个老大都有发扬不怕被扁的精神,到处惹事,可现在也怕伍子胥。你想想,连楚国都给他灭了,他们郑国能顶得住吗?这时,郑国的第一把手是郑献公。郑献公比他的老爸差多了。他的老爸以前还有那个子产帮忙,过得还很平稳,应对突发事件的办法还是有的。可现在他的手下没有子产这样的人了,他只得冒着大汗宣布:“谁能帮我渡过这个难关,老子把郑国分一半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