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奸雄之心,跃跃欲试!(第2/3页)

曹丕奸诈、司马懿阴险,两个家伙合在一起,恐怕要闹出些事情呢,萧逸也不禁警惕起来,如果有机会的话,真想派人刺杀了‘冢虎’,就是怕引火烧身呀!

第三层意思:曹操按耐不住野心,准备打破汉家禁忌,进阶公爵之位了,这从他对萧逸的封赏-无愁县侯,就可以看出来了!

按照汉家制度,官员有二十级爵位,其中十九级为关内侯、二十级为彻侯,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列侯,又叫通侯!

列侯皆有食邑,根据食邑大小,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萧逸原是无愁乡侯,因为北伐有大功,故而进级成了县侯,已经达到爵位顶点了,而曹操的爵位是-武平县侯,也就是说翁婿二人平级了!

曹操乃乱世奸雄,除了汉家天子之外,他不会屈居任何人之下,也不会与人并驾齐驱的,既然加封萧逸为县侯了,自己绝不会再做县侯,而出路也只有一条--进封公爵、或者王爵!

问题是,汉高祖-刘邦杀白马为誓言:‘非刘姓不得为王,非功臣不得封侯,违者天下共击之’,而在汉家四百多年历史上,也只出现过一位公爵:安汉公-王莽!

王莽名为‘安汉公’,却做了篡汉之事,毒死汉平帝、废黜孺子婴,建立了一个‘新朝’,可惜自己本领不济,政权很快就覆灭掉了,还留下‘白蟒复仇’的故事!

自此以后,公爵就成了一个禁忌,无论大臣的功勋多高,也只能止位于侯爵了,曹操一旦登上公爵之位,也就意味着他要效仿王莽,再来一次改朝换代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曹操是在建安十九年,五十九岁高龄之时,才迈出了关键一步,进爵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并以冀州十郡之地为国土!

萧逸的横空出世,引起了蝴蝶效应,曹营集团现在的实力,可比历史上强大多了,谋士如云、战将如雨,麾下雄兵百万之众,而且没有后顾之忧,这也刺激了曹操的野心,让他不想再等下去了!

“明日大朝会,群臣汇聚于麒麟殿上,准备商议一件国家大事,大司马位列三公,乃是朝廷之柱石,务必前去参加呀!”

片刻之后,满宠又说出一条消息,言辞虽然客气,语气却很坚定,显然也是曹操的意思了!

打破汉家制度,册封曹操为公爵,这么重大的政治变化,必然需要一个领头人,带领文武百官进谏,此人还要位高爵显,一呼百应才行!

曹操爱惜羽毛,自然不会赤膊上阵了,以免落个‘威逼天子’的骂名,说不定还会装病躲起来呢,而群臣中有这个份量的,只剩下萧逸一个人了!

这可是一口大黑锅呀,如果萧逸真的上朝了,必然背一个‘专横跋扈、威逼天子’的骂名,以后写进史书之中,那是相当的不好看!

“建安七年、朝廷不安,有奸佞之臣-萧逸,与麾下鹰犬之徒,威逼天子、祸乱朝堂,弄的天下民不聊生,无数的正义之士,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反抗中…………”

萧逸猛地摇了摇头,仿佛听到若干年之后,一部武侠片的介绍中,出现了自己的名字,以及非常猥琐的形象,最后被一位美女侠客,斩杀在床底、或浴室之中!

好不容易穿越过来的,以后在史书上留下的,一定要是美名、善名,而不是恶名、骂名,火中取栗的傻事,哥才不去做呢!

可是萧逸不去上朝吧,又会得罪了曹操,这可是政治站队问题,一点也不能马虎的,而且萧逸的内心中,也是支持曹操做公爵、王爵,甚至登上帝位!

权臣篡夺江山之事,犹如穿越一条湍急河流,阻力非常之大的,过去了稳坐江山,过不去葬身鱼腹,而在汉代以前的历史上,还没有成功的例子呢!

(田氏伐齐不算,那是地方上的诸侯国,发生了权臣篡位之事,而国家大一统的局面下,还没有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