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经营之道(第2/3页)

其次,孙享福当初叫他们模仿孙府工匠打造的家具打造,这几个月下来,他们就真的只造了孙府里面有的那些东西,而且,还并不全面。

“那什么,赵书吏是吧!从现在开始,把你们铺子里的价格牌全部撤下来,加三倍,挂上去,另外,通知工坊,挑一些技术精湛的工匠出来,组成几个研发组,一组专门研究能够带给人方便的新式家具,一组专门研究如何提升家具的舒适度,还有一组,专门研究打造供儿童玩耍的消耗性玩具,产品要新,奇,舒适,实用,好玩,面面俱到……”

孙享福直说到日上三竿了,才领着席君买和赵龙往皇城方向去,相信金给孙享福的这一番教育,只要这两个负责经营的人领悟到了他所说的一半,至尊皮货和皇庭家私的生意都会走上正轨。

留了席君买和赵龙俩人在自己的衙房喝茶,孙享福揣着自己的穿宫腰牌便去了后宫。

“微臣拜见陛下,皇后。”

丽政殿中,长孙皇后正和李世民一起吃早饭,孙享福来了,两口子也没停。

“说吧!造船要干嘛?”

“呃,陛下早前不是叫微臣多读书么,所以,微臣这段时间除了种田之外,也没闲着,看了不少书,尤其是汉史,其中有一点微臣很不解,就是汉武帝为什么不惜代价的攻打交趾蛮荒之地,一时想不通就记在了心里。最近臣在望江楼听到一个胡商食客言道,交趾有一种水稻,穗长谷多且耐旱,一年可产几季,交趾的人们根本无需种地,田地里的粮食就多到吃都吃不完,微臣这才明白,原来汉武帝打交趾,是为了粮食。”孙享福想了想,才道。

“胡说,你去年的时候就叫蓝田县的老船工杨顺水开始造船了,那个时候你都还没当官呢!读的那门子书,竟敢谎言欺朕?”李世民佯怒的一拍筷子道。

“呃,微臣那个时候造船当然是为了捕鱼啊!当时想着渭河的鱼比村前小河的鱼多,是因为渭河比小河大,那大海比渭河还大无数倍,里面的鱼肯定比渭河的鱼多无数倍,所以……”

李世民闻言险些绷不住了,笑道,“你小子倒是会想,在海上捕鱼可不是易事,一个不慎,连人带船都会被风浪卷走,你这么怕死,敢下海么?”

“微臣以前不敢,只想着派几个捕捞手去干就成,不过现在敢了,陛下,汉武帝打交趾,是为了粮食,交趾有一种生长周期很短,两个来月就能成熟的水稻,微臣想将其引进到大唐。”

闻言,李世民又是笑了笑指着孙享福道,“端的是无学,即看了汉史,知道汉武帝攻打交趾之事,又为何想不到,那些粮食只有在气候常年温暖的交趾才长的好,若是引进中原有用,汉武帝又何须劳师动众,耗费大量兵力在一处蛮荒之地。”

“陛下,其实咱大唐也有很多一年四季气候温暖的地方,比如岭南,崖州。”孙享福提醒道。

以汉朝的水利情况,北方能有多少水浇地才怪,当时岭南被称之为南蛮之地,由越王实际掌管,就是江南地区,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人口稀少,是经历了后来三国东吴政权不断的对少数民族的清剿和数十年的汉文化推行,政治和民生才稳定下来,成为汉人的宜居地的,所以,汉武帝时期,就算引进了占城稻,也无法大面积推广种植,因为那时国家的人口和重心在北不在南,这种水稻对他来说有些鸡肋。

可现在,好吧!孙享福一提到岭南,李世民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以前还真没觉得岭南有这么重要。

“岭南之地或有叛乱,你可还敢前去?”李世民沉默了半天,突然开口道。

“呃,臣连大海都不怕,何惧区区叛乱,而且,陛下不是说了么,或许而已,又不是真的有叛乱。”孙享福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