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事了钦差到(第2/3页)

“想来老夫这些粮食一时半会也是卖不完了,建仓是必然的,不知道王公子要价几何?”

“十五万贯可好?”

张公谨闻言却是大摇其头道,“十五万贯买下来,老夫不仅没有赚头,恐怕还要亏上一大笔,王公子还是寻他人去卖吧!”

十五万贯卖一百二十万石粮食,平均到每石上面,也是一百多钱一石,张公谨现在卖一百五十钱一石都没人要,马上就夏收了,粮食价格只会更低,他若肯接盘的话,王浩就会怀疑他的用意了。

“十二万贯呢?”

张公谨闻言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一百钱一石的价格,虽然很低了,依然没有搞头,建仓需要花钱吧!运输需要人力,损耗吧!到时候就算能卖出两百钱一石来,利润也十分微薄。

“十万贯吧!不能再低了。”

“这个价格,老夫倒是可以小赚一点,不过,官面上怎么过去,你应该懂的吧!”张公谨有些意味深长的道。

“在下懂,这些粮食,便是在下捐给大唐南征水军的,至于邹公的仓库里到底会有多少粮食,那就天知地知,邹公一个人知了。”

“如此甚好。”

两人议定,当即便签好了文书,张公谨派兵接手了王浩的囤粮地,王浩则带着自己的人,拉着一船铜钱,匆匆忙离开了。

当看到洪州城里堆积如山的粮食的时候,张公谨并没有多少喜悦,他对王浩这个世家子有了更深的认识,处事太果断了,这么大的买卖,一天之内就拍板决定了,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反复交锋,或许,对他来说,留在这里半天都是多余的,这样的人太聪明,处事果断,目标明确,这样的人以后可不好对付。

王浩他很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王家的家主之位便的是他的目标,区区几万贯钱,便当是他一年半载的花销了,他要是的功绩,即便功绩没有捞到,他也不需要败绩。

所以,他现在迫切的想要搞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谁设了这么大个套坑了自己,如果能查出来是王麟,或者王旭之中的一个,那么他回到家族后,至少有个说法。

与洪州的情况不一样,张亮在长沙与二位崔公子是反复的磨来磨去,皇帝有旨意在,张亮不敢把事情办砸,而崔暨和崔昭二人却是给他送去无法拒绝的重礼,最后,张亮以每石二百文钱的价格拿下了他们手中一百万石粮食。

泉州这边冯智戴以每石一百文的价格拿下了郑佩玉手上的五十万石粮食,如此,这场由世家发动的挑动南北战争的大戏,就算告一段落了,其结果就是,朝廷用三十五万贯买走了世家子手中的二百七十万石粮食,平均比市价低了两倍多。

当然,三路人马相互知道了对方拿下粮食的数量和价格之后,张公瑾和冯智戴都是抚须大笑,张亮却气的摔杯摔盆,此番张公瑾和冯智戴算是立了大功,而他张亮,却是犯了大错,在粮价本来就只有三百文一石市价的长沙地区花两百文一石收购这些粮食,加上运送的消耗,张亮其实没有讨到多大便宜,关键是不能与其它两位比较,一比较,就显得他很无能。

花二十万贯才买了一百万石粮食,跟花十五万贯买一百七十万石粮食,朝廷的诸公看到这份表单的时候会是什么嘴脸?之后弹劾他张亮的奏折只怕不会少,而且,这些奏折很可能是李世民自己授意的,他这个水军大都督的位置很可能做不长了。

七月初,岭南之地,四处飘满了稻花的香味,孙享福带着农夫门在田里一块块的拉花,授粉,占城稻的长势很喜人,在他看来,这是比朝廷低价收购一批粮食重要的多的事情。

阿山的肚子彻底没有了,身上也长起了肌肉,李淳风和玄奘一致认为他的大肚症彻底好了,所以,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被治愈的大肚症患者,他十分的幸运的被孙享福抓来白云湖半岛督促农夫们防御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