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被罚充军(第2/3页)

正当远处的百姓和城楼上的大臣诧异太子是在搞什么鬼的时候,便见一身小号棉甲的李承乾拿着一杆木质红缨枪走上了门洞前那个高台。

“孤,大唐太子李承乾,以此歌代表太子六率府兵向大唐皇帝陛下表明心志。”

说罢,李承乾手中的红缨枪上下开始抖动,而随着他的红缨枪开始抖动,他身后数百个腰系大鼓的士兵,或者穿着军服的乐师开始细碎的敲起了鼓点,鼓声虽碎,但很整齐,长号也在这时拉响。

大家这才知道,太子这是在用红缨枪指挥着整只军队演奏。

“咱,当兵的人,咱,当兵的人,当兵的人,当兵的人。”

前奏过后,当一万多人一起吼出一个声调的时候,那声音气势顿时震彻天地,而此时,队伍两侧架起的牛皮大鼓也同时敲响。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

李承乾在高台上和士兵们一样,唱的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出来,听了这一段,大家也都知道他这首歌是什么出发点了。

就是说的普普通通的士兵,话语直白,谁都能听的懂,但偏偏这几句朴实无华的句子,却把一个兵的形象烘托的高大上了起来。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头枕着边关的明月,身披着雨雪风霜。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在渴望辉煌,都在迎得荣光。

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光彩在大唐的龙旗上飞扬。”

不知道为什么,听到这首歌,那些屡经战阵的铁血军汉感觉自己的眼睛湿润了。

“这歌太给我们军人提气了。”程咬金抹了一把老泪道。

几句简单直白的歌词,居然唤醒了他脑海里在边关爬冰卧雪的画面,尉迟恭也没比他好到那去,戎马一生,他们经历过了太多的战争,如果没有保家卫国的信念,早就撑不下去了。

“咱当兵的人……”

李承乾已然是不打算一遍就结束,连唱两遍才能将大家的情绪催发出来。

于是,更多的士兵被这首歌唱的热泪盈眶了,最后,当李承乾的红缨枪停止的时候,大家竟然感觉意犹未尽。

“大唐万胜~”

李承乾一声大喊,太子六率的士兵同时整齐的呼出口号,那些在两侧列队的士兵竟然也受到了带动,一起喊起了这句口号。

“大唐万胜……”

连续几次,十余万士兵找到了一个整齐的节奏,一起喊了起来。

然而,谁也不知道,士兵这种情绪是很有渲染力的,数十万前来观礼的长安百姓也开始跟着喊了起来。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

数十万人的大喊,声音响彻整个长安。

很多人听到这个声音是振奋了的,当然,也有人听到这万众一心的呼声,面如土色。

“李唐气候已成,不可颠覆。”

城内某个角落里,一个衣着华贵的人与另外几个同样看外表就知道富贵之极的人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道。

当然,还有像倭国那些被李世民打发到长安各大学堂进学的学子,在倭国,他们何曾见过十多万装备精良的大军,感受到了这不可匹敌的军威,他们纷纷已在心中打定了主意,一定要通知家族,不可让天皇与大唐皇帝为敌。

这就是武力震慑的好处了,能够打消一些摇摆不定的人的坏心思,让国家变的更加安定,百姓安心了,吏治再清明一些,国家的发展就顺利了。

李承乾这次不仅没有让李世民失望,还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这种声动长安的盛景,让大唐,至少长安的百姓对于大唐这个国度多了很多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说白了就是一种民心,民心所向,何愁李唐江山不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