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后续安排(第2/3页)

闻言,魏征有些发愣,孙享福还真说了两个他不能把钱拿回去的理由,但是,他又觉得,让孙享福这样,给关外的牧民们吃肉,让关中的官员和百姓都过拮据的生活,有些不对。

“一半,老夫拿一半的钱回去给陛下支撑朝廷运转总行吧!”想了一会儿,魏征折中道。

孙享福闻言,还是摇了摇头道,“这不是讲价,一是一,二是二,魏大人将这些钱拿回去,不仅不能帮助朝廷解决困难,反而会再度让这些钱回到那些世家官员手中,而如果不拿回去,却是能收到奇效。”

魏征感觉脑子有点不够用,问道,“什么奇效?”

孙享福笑着答道,“您想想看,这些世家子把两千多万贯现金留在了善阳,那么会出现什么局面?”

魏征仰起脑袋想了想道,“老夫不敢说整个大唐有多少钱,但两千万贯,占的比重肯定很大,这会导致全国铜价上涨。”

孙享福拍了拍自己的腿道,“没错,即便是世家累积的财富足够多,拿出了两千万贯,他们手上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现金了,而拿完地,他们要做什么?买耕牛农具,木料,建村寨,搞开发,他们不可能在中原之地买好这些东西,千里迢迢运送到关外来吧!所以,他们会在善阳就近采购,而我善阳,只收现金。”

“你,你,你要把天下的钱财,都收入善阳?”魏征想了想那画面,有些结巴道。

如今五百万亩田地已经拍卖出去,按照约定,拍了地的那几家,可是要迁二十多万青壮来关外搞开发的,给这么多人建房子,配农具,耕牛,花销可不小。

“非也,非也,中原之地挖铜铸钱已有千年历史,民间究竟有多少钱,难以估算,但绝对不仅仅只有几千万贯,任谁,也很难将其全部收刮到。我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他们因为缺钱,把手中储备的粮食放出来,平复关中粮价,所以,您的奏章,不仅要少提钱数的事情,还要说明我安北都护府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投入搞建设,比如,原先突利地盘上的十几万牧民,就要安北都护府来养,明年,开挖灌溉水渠,平整土地,修建道路等,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投入……”

孙享福说的意思,魏征终于懂了,不给朝廷钱,那么朝堂上的官员们就不会鼓捣皇帝花重金来购买他们手中的粮食,因为他们知道皇帝手上没钱,而他们想要现金搞后续的开发,就得向民间出售自己手中的东西,现在,什么东西最紧俏,粮食,而民间缺粮食的是什么人?

肯定不是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或者朝廷勋贵,而是那些穷苦百姓而已,穷苦百姓手上能有多少钱买粮吃?无外乎最近帮朝廷修路,拿的一点工钱而已,想挣这些辛苦钱,那么他们的粮食就只能降价,因为百姓是卖力气挣钱,如果挣到的钱,不够养活他们自己,他们就不会把这些钱花出去。

其实这就是孙享福搞的这个招商引资计划的一个后续手段,卖地强调了要现金,这就让关中的粮食价格降了一轮。

现在,地差不多卖完了,要搞开发,搞开发就得投入啊!孙享福还是要现金,这会让关中的粮食价格再降一轮,因为眼下这个年景,能够大宗往外销售的,也就只有粮食了。

能够在灾年的时候,一再想办法让粮食价格下降,这孙享福也是个奇才了,魏征如是想着,却又道,“那如何解决朝廷缺钱,难以运转的局面?”

“呵呵,这就该是朝廷诸多大臣们应该讨论的事情了,不过,等魏大人过段时间回长安之后,应该有惊喜。”

孙享福没有说破,实在是他没法说破,毕竟,现在历史已经变了,李靖能不能顺利把颉利拿下,还不好说,他只是觉得,几率很大,而颉利,虽然连连征战,但他此前可是把西域诸国洗劫了一遍的,能够供养十万骑兵,家底子应该很丰厚,李靖拿下了他,关中渡过明年春上那段最难熬的时光应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