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军事装备升级的运作(第2/3页)

善阳的牲畜多,牛马随便都能征调个几十万头,运送体积更大的草料等物资更加方便,而且,北地到处都产这些,供应起大军来,方便的很,如果孙享福直接给大军配上一定数量的割草车,甚至都不用带那么多草料去前线。

“如此,倒是又轻省了不少,不过即便再怎么省,国库里的钱,估计也是不够支付这些军粮的款项的,昨天我已经见过长孙尚书,他说今年秋税还未上来,国库里可支用的钱财,一百万贯都不到。”

通常,能在腊月之前把秋税收上来就不错了,现在才九月中旬,秋收过后没有多久,各地的地方官估计都还没有把税收收齐呢!哪里会那么快把钱财解押进京。

不过,孙享福从一开就没打算这笔巨款从国库里出,走钱庄贷款,才是正途。

长安的大唐钱庄里具体有多少存款,孙享福不知道,但至少,也是善阳的两三倍以上,几千万贯还是有的,借贷个几百万贯出来,虽然数额有点大,但应该能承受的起。

“钱财不是问题,只要市面上有足够的物资就好,今年关中和善阳的百姓都种植了大量的棉花,产量倒是能轻易的给全军配备棉甲。”

“给全军配备棉甲?那感情好,不过,就算一人一身,你也要准备二十多万套,能造的出来吗?”

棉甲可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在寒冷的东北地区作战,听到孙享福说给全军配上棉甲,侯君集虽然有些难以自信,但却是一脸欣喜和期待,要知道,杨广的百万大军,至少有几成是被东北的寒冷天气冻死冻伤的。

孙享福正是考虑到了东北的寒冷天气,才想要给全军配备棉甲,点了点头笑道,“棉甲应该不是问题,不仅如此,我还想要给每个军士配备一床厚实的棉被,只是这样的话,军费的账目上,数额可能会很大。”

“关中的棉花产量还能够给每个军士配备棉被?只要你有,就必须要配啊!钱的事情,先欠着呗!要真是全军都能配上棉衣棉被,打下高句丽的机会至少能够增加三成以上,到时候,咱们完全可以拿高句丽国库里的钱来还债。”

好吧!原来侯君集好动人家国库的心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历史上,他就是在灭了高昌国之后,擅自动了人家的国库,让李世民对他生厌,才迫使他把李承乾当成了救命稻草,跟着造反的。

侯君集本人并不是贪财的人,可能是他在打高昌之前,就因为军备的一些问题,欠下了巨债,是早有所谋做的吧!

“还债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这笔花销出去,怕朝堂的诸公会有异议。”

一套内部套了丝绸,外加塞入了全幅钢条的棉甲,造价就是十贯左右,二十几万套,那就是两百多万贯。

而能抵御北方寒冷的棉被,孙享福自然也不能造的轻薄了,宽大,足以裹住士兵全身,厚实,足以抵挡寒气侵袭,是必须的。

这样一来,一床被子差不多就是十斤,加上制作抗寒气渗透较强的皮质被套,还有弹棉花的工钱,即便是在棉花今年大掉价的情况下,一床被子的价格,也在三贯钱以上。

这还没算武器和攻城装备呢!在装备上就已经划出去了三百万贯左右,孙享福是害怕这个会给朝廷欠下上千万贯巨债的建议,满朝诸公会不同意。

“放心,此事陛下和所有的武将都一定会支持你的,有了这些好的配备,将士们的士气会好很多,你是不知道,在那种冰天雪地的地方,士气对一支军队有多重要。”

有侯君集这句话,孙享福就放心了,又问道,“那除了制式刀枪之外,大军还有什么大的缺项?”

“当然有啊!高句丽地势险要,城池多,像你们善阳这次展示的那些床弩车,连弩车,投石车,有多少就可以给我们装备多少,有了这些东西,可以少牺牲很多儿郎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