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高原上的谋划(第2/3页)

然而,王麟在乎的,并不是谁做吐蕃的赞普,也不稀罕排在吐蕃权利第三位的右相的地位,他只想领着这些比突厥人还要野蛮的吐蕃人去中原,将夺去他一切的人统统羞辱致死,而在此之前,他很想给李唐找点麻烦,给他马踏中原铺平道路。

“如果等我们把一切都准备好,那么,李世民也就做好了防御我们的准备,所以,咱们的目光要放长远一些。”

闻言,禄东赞一愣,在吐蕃之地,能够让他感觉智慧不够用的,也就眼前的这个汉人,并不是说他不够王麟聪明,只是因为他受到的教育和中原人不同,目光有很多局限性而已。

“你的意思是?”

“作为当政者,咱们不能只把目光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我的人刚传来了消息,李唐要跟高句丽开战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王麟直视着禄东赞的眼睛道。

“据我所知,高句丽乃是唐国东边的强国,此前隋朝的皇帝就曾经与高句丽展开连场大战,百万大军都没能灭其国,你的意思是说,李唐也将和前隋一样,陷入长期的大战之中?”

禄东赞顺着王麟的话分析着,不过,越说到后面,他的目光越是闪亮,因为,他看到了机会。

吐蕃与高句在李唐的东西两端,而且,三国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相差不大,现在,高句丽和李唐即将开战,那么岂不是说,李唐无力防御吐蕃?

“你是说,咱们进取中原的机会到了?”

王麟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道,“如果我的人所料不差,李世民应该会在明年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咱们正好趁着这个时机,将内部的反叛部落平定,不过,若是在他出征高句丽之前,咱们就完成了一统,估计他会留下一支兵马防备我们,所以,咱们得联合吐谷浑和党项各部,演一场戏。”

“演一场戏?”

这下,禄东赞就更加不懂了,他们吐蕃人以往的作风,更加偏向于正面交战,合纵连横耍阴谋诡计,可不是他们擅长的。

见禄东赞一脸懵逼的样子,王麟很有智商上的优越感,给他解释道,“李唐自从弄出了咸鱼豆酱和精制海盐之后,就没有再向吐谷浑购买一石盐巴。而他们灭了颉利之后,占据了玉门关以西的数千里之地,从前,那些要走吐谷浑境内过境的商人,也都不用走那条线路了,直接在庭州,伊州方向进入大唐,他们就可以避免向吐谷浑交税。失去了盐和过境商人的税收来源,伏允的日子,很不好过啊!”

“你的意思是,咱们联合伏允,一起攻唐?”

闻言,王麟那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更盛,摇头道,“非也,咱们不仅要联合伏允,还要联合党项各部,先跟他们之间来一场假意的交战,这就会让李世民毫无顾虑的去打高句丽,等他和高句丽开打了,再让伏允和党项各部出兵攻唐,他们所在的位置距离长安太近,届时,应该会把李世民留下来守备长安的兵力全部逼出来。那么,这个时候,咱们吐蕃的二十万铁骑出蜀中,你说,李世民还有什么可以抵挡咱们的力量?咱们只需要拿下松州,一路快马进军长安,就算他得到消息,放弃河北之地,回军来援,等他赶几千里路到关中的时候,咱们早就已经拿下了长安,你知道,一座百万人口的大城,有多少金银财宝,适合生养的年轻妇人吗?”

蜀中往长安方向的直线距离也非常短,又有历朝修建的古道,骑马路程不超过十天,而李世民从四五千里之外的辽东回军的话,就算是骑兵,也要近一个月时间,因为大军行军不比精锐奔袭赶路,一天很难走到二百里,而步兵,靠双脚走回来,则最少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能够及时救援的可能几乎为零。

“妙,简直是太妙了,王公子的智慧,比雪山还高,老夫这个左相的位置,就应该让你来坐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