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朝堂新气象(第3/3页)

李世民咋一听上去,还觉得他说的蛮有道理的,然而,这话要是别人说来,他或许就认真对待了,但如果是长孙顺德来说,那么,熟知他秉性的李世民便感觉不对,这是有人想阻挠,或者说延缓财部对于有司财产账册的统计。

想想李唐大军刚刚攻破长安的时候,国库里面的钱粮物资堆积如山,再看看现在的国库里,空空荡荡,可以跑老鼠的景象,李世民不由心里一悲,他老爹李渊就算再大手大脚,也不可能几年时间,就把隋朝留下来的财产全都败光了,这里面肯定存在各种贪污现象,而且,涉及人员很广,但是,现在却又不是他大举惩治贪腐的时候,因为这可能牵连到很多人,从而,产生巨大反弹,最终,让整个改革流产。

于志宁本就是忠直之臣,历史上,做了东宫左庶子之后,不断的劝谏李承乾,甚至在守孝期间,都被李世民复情夺起,是李承乾谋反案发后,东宫唯一没有获罪,还得到太宗安慰的人。

后来他又成为了新太子李治的左庶子,并且成功的将他调教了出来,是唐初唯一一个活着的时候,就享受了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和太子太师三个显贵无比的头衔的人。

可见,高宗李治能够很好的抓住太宗治国的核心治国思想,于志宁在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而这样一个有政治领悟力的人,怎么可能是个傻子呢!

听了长孙顺德之言,他顿时就不干了,反驳道,“取中的考生只是负责清算账目,如何能够贪污钱粮?莫不是有人怕账目清算出来,暴露了自己的贪污不法之举,故意找借口拖延吧!”

于志宁言语犀利,被他一反驳,长孙顺德顿时眼神飘忽,有些心慌,然而,还没等他窘态毕露,进一步找借口阻挠的时候,李世民却是开口道,“此事朕知晓了,明算科今科取中的考生,还要帮助其它各科的考生核算考分,要等几天才能去各部任职,朕希望有司,届时已经自行整理好了各自的账目,有亏空的填补,有结余的上报,在全面清查的时候不要出现什么纰漏,否则,朕必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