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看似温和的策略(第2/3页)

当百姓的生存不是只能靠种田的时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而如果去从事工商业,会让他们更加富裕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结构就会重新洗牌。

种田的世家,地方豪强,会越来越穷,从事工商业的百姓,会越来越富。

孙享福布的这个局很大,几乎是要颠覆整个社会结构,然而,表面上看上去,它却又是相当温和的,因为整个演变过程,需要至少两三年的发展,才能成为趋势。朝廷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做了一件最基本的事情,那就是保障公民的权益。

朝廷并不会将这些获得了权益的百姓迁走,他们除了基本权益得到了保障之外,实际上,还是需要靠给地方豪强工作来谋生,因为,朝廷并没有给这些重新上户籍的百姓分发土地的政策,甚至,直接把空余出来的地都低价处理给了他们这些世家豪强,让百姓没有了做回自耕农的通道。

孙享福的这个做法,会给其它地区起到一个表率作用,这对于那些豪强来说,这可是大好事,他们说不定都会主动来争取这样的好处,如此一来,各路改制巡察小组的工作就好做了,那些地方豪强不仅不会刁难他们,还是将他们当成座上宾,刻意讨好他们,谁会不想要地啊!没有了土地的老百姓,那就是任他们剥削的奴隶啊!

但是,当很快他们就会发现,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之后,他们根本就留不住这些百姓,田地,只能留给他们自己种。

“那老夫,具体从何处着手呢?”

武士彟也十分认同孙享福说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自己明明可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向李世民奏报问计的另一个原因,他担心自己的步调与中枢的步调不一致,整出什么乱子来。

“首先,是对公民权益的宣讲,朝廷的改制巡察小组一边改制,您一边要督促地方衙门下属的官吏,最大范围的告诉这些百姓,他们今后有哪些权益,然后,专心发展咱们的水路转运公司,以及我给您设计的一些产业就好。”

孙享福说着,将自己这段时间在船上写的一些东西拿了出来,推给了案几对面的武士彟。

江汉平原的最大产出,便是鱼米,如今,把田地给了世家豪强,那么,米的方面,除了筑垸而成的新田,大头基本而算是让出去了,剩下的,就是鱼,当然,可以延伸了来看,就是水产品,或者说湿地产品。

来自于后世的孙享福知道,这里,在后世可以产出供十几亿人民食用的鸭脖子,咸鸭蛋,皮蛋等食品,而且,还是全国水产养殖业最发达的地区。

所以,这些产业,是必须是要上马的。

另外,就是莲藕,莲子,菱角等水生植物种植,鱼罐头,腊鱼干规模化产出等。

当然,这些产业,只能对于对当地的发展起到一些辅助作用,能够解决的,最多也就是几万人的就业问题。

真正的大头,却是在水路转运公司上,建立码头,仓储,操持船务,保证运营,这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人手那里来?

除了那些被招降的水匪之外,就从这些获得了新户籍,却没有土地的百姓中招募了。

而且,一旦水路转运公司成立,那么,需要的商贩数量就会大大的增加,有了与外部的沟通,就会有更多的劳动力输出,当累死累活帮那些世家豪强种地,却只能勉强得到两餐的百姓,知道搭船去关中,一天只需要劳作四个时辰,就能吃两顿饱饭,还能拿一贯钱的工钱的时候,他们会不想去?

况且,那些世家豪强,之后并不能限制他们的自由,因为新的公民户籍制度,让他们有权利自由的外出。

武士彟谈起正事起来,也是个比较认真的主,所以,直到孙享福吃饱了饭,准备离开的时候,他才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