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孙大力的办公室(第3/3页)

官府最忌做的,就是这种大规模违背民意的事情。

“他既然指出你的答案是错误的了,那么,他怎么不直接告诉你正确的答案?”李世民想了一会儿,根本想不出别条路可走,便再度问道。

孙大力抓了抓脑袋答道,“他说,他现在做的,就是在寻找正确答案,至少,提升生产技术,让更少的土地,能够养活更多的人,能够缓解咱们未来的压力,如果,咱们能够在几十到一百年间,过渡到另一种社会,或许问题就能解决了。”

“另一种社会?是什么社会?”李世民好像听到了什么关键词,有些急促的问道。

“他让我自己想,还说,在咱们县的后备土地用完之后,我自然就知道了。”

“自然就知道了?”

李世民被孙大力说的更加迷惑了,想了一阵,想不透,又问道,“那你们九垸县的后备土地,还能用多久。”

孙大力摊了摊手道,“才几万亩了,用不了多久的,按照九垸县的规定,新成亲的夫妻都要到衙门上单独的户籍,领取田地和宅基地,年龄达到四十五岁以上的夫妇,才凭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退田,享受养老保障,也就是说,咱们这边,再新增一两千户左右,后备地就用完了,以现在的速度,恐怕也就是一年多的事情。”

现在的新增户头,其实还不算多,最可怕的是十年以后,那个时候,垸田里面第一波人口增长生出来的孩子,都到了十六七块成年的阶段了,可能每年都会新增几千个户头,按照现在每户三十亩和一块宅基地这么往外分,那么一年就得上十万亩田,整个九垸县的土地,都框在九块垸田里,那里有的分。

李世民听孙大力的讲述,先是觉得九垸县的这个户籍政策好,这样分配土地和宅基地给百姓,百姓们分家立户头的意愿就很高,不会反对朝廷成亲就立新户头的政策,久之,则是避免了家族做大,形成地方豪强势力。

但又听到孙大力说,一年多以后就能看到结果,顿时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不增加新的土地,你怎么解决这些新立户头的百姓所需要的土地,宅基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