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巡抚没了(第2/4页)

卢传宗、王长福、代正刚各升一级,成为新的把总,卢传宗和代正刚兼副千总,朱国斌也是副千总,董渔买来了八十匹马,继续训练他的骑兵,原来最初的六十多个老兵,也大多升为士官,当上了伍长队长。陈新自己任千总,这个编制便稳定下来。后面增加的人数便只增加局的数量,或者局上面再增加司的编制。

文登县附近山多,土匪也不少,光是西面的昆仑山便有七八股大小匪徒,情报收集便交给朱国斌,文登营的骑兵一时四出打探。

陈新也到文登县城拜会了剿灭通天梁时认识的郑典史,由他牵线拜见了文登县的余知县,体制内的互相也好说话,陈新眼下在文登也算是有点权势,所以送上二百两银子的礼物后,余知县就让他放心占荒地,保证那些回来的人告发无门,而且也保证只收一千亩的税。

于是徐元华就跑马圈地,先占了文登营的一万多亩荒地,这是军田,没有人来争,打算先建第一个屯堡,召集流民三百户耕种。

人数一多,到处铺开摊子的陈新看着银子哗哗的往外流,他手上有九万两银子,但明年海贸还得本钱,至少要留个六万两的货银,剩下三万两便要支撑这一年的费用,其他唯一能指望的便是那个铜钱作坊,还能赚出个一万两来,田弘遇的路子打通后,陈新也打算把这个作坊长期化,铜料用完就在天津买铜,运回威海制成钱再运回去,这样利润就不到一倍,而且能买到的铜料数量也不会多,可能产能会过剩。

周洪谟看了陈新的人强马壮之后,感觉腰杆硬了许多,给陈新建议在路上设卡收商税,陈新考察了一下,文登营附近只有到威海和成山的官道,巡检司已经设了卡子收税,知县大人自己也设了一个,看着也没有多少客商,放弃了这个打算。周洪谟便自己搞了一个,派了几个家丁守着,不过很多货都是各卫所官和当地官员缙绅的,他也不敢收,就收些小商贩的税,一个月大概能得二三十两银子。

陈新还是看着大头,把军队放出去挣钱,十月就开始安排三个局分头剿匪,连续打破几个土匪山寨,抢得银两一万多两,粮食两千多石,稍稍缓解他的压力,杀土匪不管对谁都是好事,余知县把它作为自己的政绩,文登县的缙绅和百姓都对文登营开始刮目相看。

假钱生意的利润陆续收回,留下五千两做铜钱的周转资金,其余都交由刘民有保存起来,陈新将剿匪所得拿出二千两送给周洪谟,周洪谟的牛眼睁得溜圆,随即就哈哈大笑起来。

徐元华有了威海的经验,迅速召集了两百多户流民,先开始开发文登营的军田,开挖从抱龙河引水的水渠,并打制灌井,在新兵协助下抢在十月底之前播下了三千亩冬麦,在文登营的赫赫军威之下,原来的民户没再敢来干抢水的事情。周洪谟得了银子,也不打陈新军田的主意。

这些流民暂时没有住处,就在兵营的区域外面自己搭建了窝棚,威海搞建房搞了几次,有了许多熟练工,刘民有带了一些人到这边协助,所用的劳动力就是这些新来的流民和新兵,能省下大笔工钱。

十一月初,兵营初具规模,紧接着又下了一场大雪,大地银装素裹,陈新在自己的公事房窗边打量新的兵营,残留着积雪的校场上口号震天,到处是按队训练的战兵,校场的西侧是一排排的营房,周围用一圈围墙围起。一年半的时间,从一个连衣服都没有的黑户口,变成了体制内的小官,手下上千人,而且前途也非常光明,比原来在公司的舞台大了许多。唯一不足就是经济压力仍然很大,他的商业网络、工坊规模和人才都不足,他也不想象连衣裙一样小打小闹,原本计划的新产品只得无限期推后,手上的银子流动不起来,只有靠打点土匪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