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磨盘山之战(第2/3页)

李定国对这次伏击战相当有信心。

这信心不单单来自对自己士兵作战能力的估计,还来自自己的设伏艺术,当然,最主要的是他摸准了尾随清兵累胜后的贪功心理。

正是主客观方方面面的情况综合在一起分析透了,他才神色怡然地坐镇中军,静候佳音。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可恶可恨的内奸卢桂生把李定国的伏击计给卖了!

窦民望部所设的“初伏”伏兵因为没有出战号令,只能死死伏定在草丛中,任凭清军的枪炮与箭矢袭击,无数士兵,悄无声息地死去。

窦民望本来还想再等待,但眼见部众伤亡惨重,且清军已经停止了前进,不得已,发炮出战。

其时,吴三桂军只在明军“初伏”的伏击圈内,而负责“初伏”的明军已在清军先前的炮火和箭雨中减员殆半,“二伏”、“三伏”的明兵也只得次第发炮,冲出搏杀。

于是,好好的伏击战被迫演变为短刀相接的肉搏战,双方刀起枪落,你来我往,血肉横飞,杀声震天,霎时,尸如堵墙。

窦民望乃是明军中出了名的悍将,每临阵,必饮酒数升,杀得兴起,就会将身上的兜鍪脱掉,活脱脱的猛张飞再世。

这次,在领命设伏时,他豪气万丈地说:“我姓窦,而山名磨盘,天下有豆入磨而不腐者乎?今日是我死日也!”

此刻,他口中狂呼杀鞑子,手上不停,挥刀奋击,如同砍瓜切菜,手刃百余人,凶悍异常。忽被流弹击中,血流如注,仍然挥刀猛砍,直至战死。

战斗未打响前,李定国踞坐在山巅,听到清军炮响,正惊异不定,忽然有飞炮落在身侧,炸溅起的土块泥块污了一脸。

紧接着,明伏兵被迫出阵,人自为战,李定国才明白原先的部署已经被打乱,自己再也无从统一指挥,但他并不退走,仍然据险督战。

激战从卯时一直持续到中午,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山上山下,僵尸堵垒,断臂断腿委山谷皆满,山林川涧,尽成赤红。

据《庭闻录》所记:“时伏兵仅六千人,我兵(指清兵)上山者已万二千余;及搜伏兵,矢炮两发,伏兵不得号,不敢发,死于林箐中者三分之二。号发而起仅二千人,而我兵(指清兵)上山杀戮尽绝。”

吴三桂的一条腿明明已经踏到鬼门关关口了,因为清征南将军赵布泰部、多尼部先后赶到,并迅速投入战斗,总算救了吴三桂一条狗命。

明军伤亡惨重,已不能战,悲愤交加的李定国悲愤只好且走且战,率残部追寻永历帝去了。

此战,明军六千伏兵仅余二千余人,将领窦民望、王玺等战死。

不过,清军方面损失更大,吴三桂部属,自都统下,固山额真沙里布、祖泽润等十八名将官及辅国公干图、扎喀纳等战死,凡已上山的清军无一生还,损失精锐近万人。

清廷事后追究败军责任,出征诸王及诸大臣均难逃罪责:多尼罚银五千两。多罗平郡王罗可铎罚银四千两、多罗贝勒杜兰罚银两千两、都统济席哈革去一拜他喇布勒哈番并所加级、副都统傅喀、莽吉图、克里格各革去一拖沙喇哈番。所罚银两,一部分给被诬“战败”而受一百鞭之罚的前锋护军等人,其余交户部收存。征南将军赵布泰罪行更重,被判成死刑,后清帝予以赦免,却革去一切职务为民。穆成格则处以革参领职、鞭一百、籍没家产的处罚。

李定国在兵势已如强弩之末时,仍然能够组织和指挥这样一场勇猛的阻击战,给予占有明显优势的清军最后一次沉重的打击,证明他不愧是明清之际最杰出的军事家。

数年之后,当刀光剑影已经黯淡,当鼓角铮鸣已经远去,当大明王朝已经成为历史。遗民刘彬曾到磨盘山凭吊战场,缅怀先烈,他仰视夜空辰星,耳听松涛阵阵,不由得悲从中来,情难自抑之余,赋诗一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