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一举多得,岂不痛快(第3/4页)

裴旻颔首道:“我的管事宁泽是个万事通,他认为今日上门挑战闹事的夏侯战用得是荆襄一代的口音。就如吴兄你说的那样,世上没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这其中必然有一定的关联……”他顿了一顿道:“我现在甚至怀疑,当初在狄国老擒拿刘光业的时候,是戚家人将刘光业救出去的。”

吴轩莫名的看着裴旻,却不知他为何有此结论。

裴旻伸出了自己的双手道:“现在的情况,很杂很乱,就跟大杂烩一样,乱七八糟的通通都聚在了一起,看的毫无头绪。但实际冥冥中有一条线将所有的一切串联起来。只要揪着这条线,一切都能缕清。吴兄还不知我为何要调查黄幡绰的原因吧……”说着,他将起因经过跟吴轩细说。

吴轩虽不了解裴旻凭什么有先前的定论,却也将前因后果了解了详细。

裴旻知道吴轩跟不上他的脑洞想法,但他有必要说出来,让吴轩这个老江湖跟着一起分析,看看是不是合理。若是合理,那就八九不离十,若觉得不妥,再行商讨。

“说句不好听的,云梦泽百里荒里的贼人确实可恨,但归根究底只是因地势原因,不好清除。与大局来看,确实不适合劳师动众的围剿,这才有了他们今日。从战略层次分析,他们就是跳梁小丑,不足以为怪。我不觉得以刘光业的地位身份会去跟一群盗匪为伍。”

裴旻在后世便知来俊臣一派酷吏的嚣张猖狂,到了唐朝并且成为御史台的一员,更是深刻的了解来俊臣一党的狂妄。他们嚣张到什么程度?狄仁杰这样的人物,说下大狱就下大狱,看不顺眼的人,说杀就杀,还不能为他求情。一求情就谋反株连。

至于证据?

听过《罗织经》没有,知道什么是“定百脉、喘不得、突地吼、著即承、失魂胆、实同反、反是实、死猪愁、求即死、求破家”不,十大刑具,就没有撬不开的嘴。

刘光业是来俊臣的心腹,他们的目标应该是对付文武百官,对付那些忠臣功臣,对付李唐皇室,岂会自降身份去跟百里荒的流寇为伍?

这不符合道理逻辑。

但是刘光业确实给送往了云梦泽百里荒不假。

“唯一的解释是安排刘光业出城的人,跟百里荒的盗匪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能够帮他照顾刘光业。这也印证了,那个喽啰的话。刘光业不是逃匿到云梦泽,落草为寇,而是给尊为上宾。只有商人才会黑白通吃,戚家当年巴结来俊臣、刘光业是事实,现在又安排云梦泽的盗匪袭击南寨村,恰好有黒有白,成了串连上下的细线。”

裴旻说的虽是匪夷所思,却又句句在理。

吴轩半晌也找不出什么破绽,道:“国公此言,不无可能。只是在下想不明白,戚清也算是一代人物,将戚家治理的井井有条,为何会为了一个黄幡绰而冒如此大的风险?”

裴旻左拳击右掌道:“这点其实我原先也琢磨不透,黄幡绰就一个戏子,到底是什么人,值得为他如此劳师动众?还是吴兄今日给我的提醒,黄幡绰确实是戏子不假,但却是一个能够时时见到皇帝,是一个能够在御前说话的戏子。有这一层身份,巴结他的官员商人,数不胜数,甚至连几位亲王都将他视为府上宾客。戚家发展至今,最大的特点是左右逢源,在朝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对于巴结朝臣,极有妙招。他将黄幡绰利用起来,为自己提供人脉是再高明不过的选择。而李龟年的出现,会打破他的机会,所以他动手了!只是他想不到会遇上公孙姐妹,遇上我裴旻,导致现今进不得退不得。”

他沉吟片刻,突然起身道:“吴兄,你说我已经打草惊蛇,想必戚清必然清楚我在怀疑他了。而后夏侯战死在我府前,这是意外还是有心为之,尚不清楚。但若我估算的没错,现在戚清必然知道夏侯战死在我裴府。你说他会不会借题发挥,将夏侯战的死推卸给我,利用刘光业将我除去,以绝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