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安西副大都护(第3/4页)

对于这个威胁不到他皇位的大儿子,李隆基还是极为欢喜的,不但给与亲王爵位,还封安西大都护兼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藩大使。

也就是说名义上李潭是河东、关内、陇右、安西的最高军事统帅,连裴旻都要受他节制,但他只是遥领,也就是名义上的事情,真正的大权半点没有。

所以安西大都护府,真正的大权依旧在杜暹手上。

杜暹也是一个文人,出身于濮阳杜氏,明经及第,是个状元郎,历任婺州参军、郑县县尉、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给事中,皆或有好评,节节高升,履历漂亮的一塌糊涂。

而今以文人身份,领安西军政。他不辞辛劳,上安将士,下抚百姓,将安西治理的妥妥当当,令得安西四镇的军民百姓上下归心。

看着手上关于于阗王尉迟眺之子,强抢民女一案例的卷宗,说道:“那个尉迟眺可有什么反应?”

安西大都护府表面上统帅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兵马,但并不是完全掌控所有大权,确切的说是存在共治的局面。

于阗王就是于阗一地的国王,胜兵四千人。

但是因为臣服大唐,杜暹这安西大都护府的副大都护就如王上王一样,能够管制于阗王尉迟眺,干涉于阗国的国政。

而今的于阗王尉迟眺有三子,最小的儿子尉迟克,备受宠爱,以至于欺压百姓,胡作非为。

对于尉迟克的情况杜暹早有了解,只是一直未有出手。

毕竟尉迟克是尉迟眺的爱子,杜暹要治理安西四镇,少不了尉迟眺的支持。

但是尉迟克越发胆大,甚至于强掳民女,最后更是因为对方反抗而狠下杀手。

杜暹是标准的文人脾气,小打小闹,他为了大局,能够忍受。但是一旦过了火,触犯了他自身的底线,那就无半点情面可讲。

得知此事之后,杜暹秉公处理,命人逮捕了尉迟克。

无论尉迟眺如何求情,杜暹皆不为所动,判决尉迟克死刑,秋后处斩。

杜暹看的正是关于尉迟克的所有卷宗档案。

但因尉迟眺身份特殊,是于阗名义上的国王,在于阗一国颇有号召力。

杜暹秉公处理,却也不得不防备尉迟眺另做打算,故而有此一问。

杜暹的心腹夫蒙灵察说道:“尉迟眺还算安静,目前没有别的异动,只是多方奔走,希望能够让副大都护网开一面。”

“哼!”杜暹轻蔑的一笑道:“某早已给他面子,还不止一次,让他好好管教自己的儿子。是他自己放纵,始今日之祸,他这个做父亲的也要负一部分责任。谁说,也是无用。继续盯着,在尉迟克还未处死之前,都不能掉以轻心,免得突生变故。”

夫蒙灵察高声应道:“属下明白!”

杜暹将手中卷宗,放到一旁,发现累积的卷宗里今日藏着一封信,好奇的先行将地下的信笺去了出来,见来信表的是突骑施苏禄可汗,忙拆开了信封,看着里面的内容。

书信的字迹极为清秀漂亮,显是他人代笔。

杜暹不敢怠慢,细细看来,见信中内容却是跟他谈生意的,不免微皱眉头。

突骑施与大唐交好多年,往来交易,早已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

作为游牧民族,突骑施盛产的牛马向来是大唐所需要的宝贝。

而今大唐发展神速,国家经济充足,常常向周边异族如突骑施、回鹘购买牛马,而大唐这边或是钱币,或是用棉花、药材、布匹、米粮等东西互换,彼此各有所需,并不奇怪。

不过这方面的事情向来是北庭都护府负责的,苏禄可汗,怎么找到他头上来了?

认真看了下去,看到苏禄可汗信中牛马议价的比例,杜暹忽的勃然大怒,喝道:“好一个苏禄,欺某是文人焉!”

原来苏禄可汗在信中提高了牛马的价格的同时,还押下了棉花、药材、布匹、米粮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