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在悲愤中挣扎(第12/18页)

道光皇帝不仅断然拒绝了英国人的无理要求,而且指示耆英,要公平地审理,决不能失去对百姓的宽容。至于英国人是否会满意,不必考虑得太多,也不要过度关注他们的态度,一切以不失民心为准则。他再次告诫耆英,一定要对英国人严加防备,万万不可麻痹大意。

十二月七日(1848年1月12日),道光皇帝接到耆英关于黄竹岐村事件起因的奏报后,开始郑重其事地对英国人加以谴责,他说如果英国政府能对自己的士兵加以约束,也不至于惹出如此大的事端,希望英国领事能够正确理解他说的话,应该想办法约束本国士兵的行为,如果不是正常的贸易往来事宜,就不要擅自进入民间田舍房屋。面对道光皇帝的态度,英国人最终选择了退让,宣布这一事件到此为止,同时也希望清政府能够教化民众,不要对英国人产生敌视情绪。

从上述两个事件来看,鸦片战争事实上是一场当时主政的政府的失败,而并非中国人整体的失败。正是民众的力量,使得清政府的最高决策者道光皇帝看到,对抗英国人是一场旷日持久、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战斗,因此本就因为鸦片战争失败而内心悲愤的他,选择了支持民众的反抗情绪,并因势利导地限制英国人在大清国土上的肆意妄为。而他的这种态度又反作用于民众的反抗斗争。因此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对抗英国人事实上远没有结束,而且趋势由政府层面逐渐波及民众层面。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当时中国被迫睁眼看世界所带来的一个间接的好处,民众的眼睛也已开始逐渐睁开,只是未来还需要很长的道路要走,而且这条道路是万分的艰难与曲折。

从中国近代史后来所经历的历程来看,每一次外敌入侵,最终都会演变成民众层面的主动抗争。这也正是应了那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6. 反进城斗争

英国人到广东开展贸易已经多达二百年之久,按照旧制规定,外国人是不能随便进入广州城的。针对中国的这个制度,外国商人常常感到不满,在他们看来,这是中国人将他们视为异类的表现,是一种不平等待遇。《南京条约》没有针对这个事情进行有效的解决,而英国的历任领事也都曾经向清政府正式提出过进城的要求,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未成功。所以璞鼎查才在上文提过的河南地事件中,再次逼迫清政府同意英国进入广州城居住。

可是河南地事件最终在英国政府的慎重考虑下放弃了争夺,所以进城事宜也就暂时搁置。但是英国人是必须解决这个问题的,于是“进城事件”从道光二十五年(1845)开始,便成为中英双方的矛盾焦点。

当时间进入道光二十五年之后,大清帝国似乎一下子进入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从未有过的平静之中。当然原因在于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各项条约已经完成,各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暂时偃旗息鼓。按照有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应该收回定海,于是时任英国驻华领事的德庇时,以此大做文章,以清政府不允许英国人进入广州城为借口,拒绝将定海归还。

十一月二十三日(11月21日),道光皇帝接到耆英的奏报后,指示他:

……恐难免希冀请求。该督等唯当持以镇静,俟其续请时,即告以贸易之事,期于彼此相安。今欲更改旧章,人心必为疑怪……倘或滋生事端,彼此均为不便。如此晓谕,庶民夷两不相扰,可以经久相安。

十二月二十日(1846年1月17日),道光再次接到耆英关于英国人执意进城的奏报。道光再次谕令耆英必须予以拒绝,他的理由是:

(英国人)进城一节,非本条约所有……该督等仍当详晰开导,谕以即使准其进城,而民情究难相安。倘因事争竞,或致互有伤损,彼时若求代为约束,地方官断难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