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悍将叛楚 屏障丟失(第2/2页)

刘邦诱降黥布的初衷显然过于幼稚,因为有项羽在世,刘邦绝不可能几个月内就平定天下。但是,彭城之战后刘邦逐渐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及其统一战线思想的贯彻施行,却是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决定性因素。

黥布对项羽来说太重要了!在项羽的功劳簿上,每一次战绩都有黥布的巨大贡献。而且,作为九江王的黥布所处的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黥布的九江王国正好处在项羽西楚都城彭城的南面,是彭城的南方屏障。黥布的叛楚,对项羽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失去黥布使项羽不但失去了一员勇将,而且在战略上逐渐失去了南方屏障。因此,黥布叛楚是刘邦战略上的一个重大胜利,同时也是项羽战略上的一个重大失败。

项羽战略迷糊

彭城之战是以项羽的胜利而结束的,但是,项羽这一次的胜利和巨鹿之战的胜利有着明显的不同:

巨鹿之战是项羽军事生涯的巅峰。这一仗确立了项羽在反秦武装中的领导地位,使项羽走向了他人生的顶峰。此时的项羽成为天下诸侯盟主,刘邦的实力远不及项羽,因此,巨鹿之战后的项羽掌握着刘邦的生死存亡。

彭城之战虽然项羽胜利了,但是,他的胜利从战略上说非常有限。

项羽的胜利仅仅是收复了被刘邦占领的西楚国土,西楚国土本身并没有扩张。

项羽入关时拥有四十万大军,刘邦只有十万军队;可是,到了刘邦进攻彭城之时,他已经拥有了五十六万大军。虽然刘邦的主力在彭城之战中受到重创,但是,荥阳、成皋以西直至关中,都还在刘邦的掌握之中,全部关中、部分关东之地这一战略地区的人力、物力都可供他调用。因此,刘邦虽然在彭城战败了,但他已经摆脱了鸿门宴前后随时可能被项羽消灭的危险境地;刘邦的战略劣势与巨鹿之战后相比,得到了明显的改观。所以,彭城之战刘邦的失败中包含着胜利的因素。

由于项羽不能越过荥阳向西进兵,更不能把战争引向关中、巴蜀,彭城大捷始终只是一个局部战场的胜利,项羽无法把彭城大捷发展成为全局性的胜利。

彭城大战之后与鸿门宴前后的时局相比,项羽的战略优势已大为逊色。这是彭城之战后项羽的第一个失败。

这里,对人们一向认为的项羽的英勇善战有必要进行一番检讨。

我认为:项羽英勇是实,善战则应加分析:对于每一场具体战役而言,项羽的确善战;但是,从战争全局,即从战略上看,项羽的善战还值得探讨。

项羽一生自诩的“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都是指每一场具体战役而言。项羽至死都不知道他只是名将,而不是名帅;只是可用之人,而不是用人之人。

刘邦坚守荥阳,项羽猛攻荥阳,一场决定双方生死存亡的荥阳之战即将爆发,双方到底谁胜谁负呢?

请看:荥阳会战。